大方广佛华严经 039(第一四卷)净行品 第十一

00:00

文殊菩萨继续在给我们讲解「净行品」。「净行」就是清净的、神圣的行为。这一切行为非常唯美……因为,充满了大悲、充满了爱、充满了无私、充满了祝福……

【若见大柱,当愿众生:离我诤心,无有忿恨。】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遇见粗大的柱子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离开小我的斗诤之心,不再怀有忿恨。

【若见丛林,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应敬礼。】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见丛林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值得天界、人界去爱戴、尊敬。

【若见高山,当愿众生:善根超出,无能至顶。】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见高山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的善根能够高高地超出,而且「无能至顶」(高不见顶的意思)。

【见棘刺树,当愿众生:疾得翦除,三毒之刺。】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遇见了荆棘树(带刺儿的树),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快速剪掉自己的「贪、嗔、痴」三毒之刺。

因为,「贪欲、嗔恚、愚痴」总容易伤害到别人,也容易伤害到自己,就像荆棘的刺儿一样。所以,我们希望所有众生快速地剪掉「贪、嗔、痴」三毒之刺。

【见树叶茂,当愿众生:以定解脱,而为荫映。】

文殊菩萨说:走在路上,如果我们恰巧遇到树叶非常的丰茂,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能够以禅定的解脱作为自己的荫凉。愿所有众生能够深入禅定,证得清凉。

【若见华开,当愿众生:神通等法,如华开敷。】

走在路上,如果看到花儿都开了,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的神通具足,就像繁花开放一样。

【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

走在路上,如果看到树开花了,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具足「三十二相」,就好像花儿一样美丽。

【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

走在路上,如果看到树上结了果实,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获得最殊胜之法,证得菩提解脱之道。

【若见大河,当愿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

走在路上,如果我们遇见了大河,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得预法流,入佛智海」。愿所有众生开始得到正法的滋润,能够入到佛陀「一切智」的海洋当中。

【若见陂泽,当愿众生:疾悟诸佛,一味之法。】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了湖水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能够快速地领悟诸佛的「一味之法」,所有觉悟的佛都能够品尝到这种「一味之法」。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快速地品尝到佛所品尝的味道。

【若见池沼,当愿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池塘和沼泽地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语业满足,巧能演说」。就是希望一切众生在「口方面」不要造业,在口方面不要有「妄语、恶口、两舌、绮语」种种的情况……说出的话都是有着莲花一般清香的……

【若见汲井,当愿众生:具足辩才,演一切法。】

当我们走在路上,如果看到有谁正在从井里打水,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具足辩才,能够演说一切佛法……

【若见涌泉,当愿众生:方便增长,善根无尽。】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如果看到了有泉水正在汩汩地涌出,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的「善巧方便」像泉水一样一直增长……他们的善根像泉水一样喷涌,无有穷尽……

【若见桥道,当愿众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见了一座桥,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广度一切,犹如桥梁」。把众生从轮回的「此岸」度到涅槃的「彼岸」,从烦恼的「此岸」度到解脱的「彼岸」。

【若见流水,当愿众生:得善意欲,洗除惑垢。】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流水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得到善的意欲,洗除所有的疑惑和垢著。

【见修园圃,当愿众生:五欲圃中,耘除爱草。】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有人正在修整自己家花园的时候(正在整理自己家土地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能够在「财、色、名、食、睡」的园圃当中铲除一切贪爱之草(也就是说,愿一切众生不要贪爱五欲)。

【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了无忧树林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永远地离开贪爱,不再生起任何形式的忧愁和恐怖。当你没有贪爱,你就没有忧愁、恐怖。

现在,在这个地球上,疫病流行,有很多众生陷入到忧愁和恐怖,为什么呢?——因为,众生贪爱生命。很多众生不知道死亡是不存在的……生命永远存在,只是换不同的形式存在。其实,死亡是不存在的……但是,很多众生以这一世的「肉身相」为真,以为死亡是真实的,就惧怕死亡、惧怕得病……所以,忧愁、恐怖。当你知道:死亡不存在,我们永远活着的时候,你就远离了忧愁、恐怖。

【若见园苑,当愿众生:勤修诸行,趣佛菩提。】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花园和林苑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勤修种种圣行,能够趣向佛的菩提(觉悟)。

【见严饰人,当愿众生:三十二相,以为严好。】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有的人用众多的庄严饰品庄严着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以「三十二相」作为严好(具足三十二相)。

【见无严饰,当愿众生:舍诸饰好,具头陀行。】

当走在路上,看到有的众生没有过多的庄严的装饰品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舍离对于这些虚浮不实的饰品的偏好,愿所有众生敢于修习头陀苦行。

【见乐著人,当愿众生:以法自娱,欢爱不舍。】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有的人乐著「五欲」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爱乐正法,对于正法欢爱而不舍。

【见无乐著,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

走在路上,如果看到有的人没有任何的乐著之物,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对于一切的「有为之法、有为之事」心无所乐。知道一切「有为」都是「无常」,不要乐著「有为之事」。

在某种意义上,如果说「有为」代表着「迷」,那么「无为」就代表着「觉」。

【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欢乐的人,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常得安乐……而且,愿所有众生都爱乐供养佛。

【见苦恼人,当愿众生:获根本智,灭除众苦。】

走在路上,如果见到了苦恼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获得「根本智」,灭除一切苦恼。

【见无病人,当愿众生:入真实慧,永无病恼。】

当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了没有病苦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入到真实的智慧中,永远没有任何的病苦,永远没有任何的烦恼。

【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

当我们走在路上,如果遇见了饱受疾病痛苦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了知这个「肉身相」是假的;是「四大」假合而成的;是不真实的……「肉身相」本空,希望所有众生能够离开「乖诤之法」,不要因着对于肉身的执著而起种种的烦恼,甚至斗诤。

【见端正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常生净信。】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了长相端正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对于诸佛菩萨怀着清净的、不疑的信心。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丑陋的人,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对于所有的不善之事(所有的恶事)不再生起乐著。

为什么今生相貌丑陋呢?一般都是前世:要么讥笑别人丑陋了;要么嗔恨心特强……所以,今生就容易丑陋。我们如果停掉一切的不善之事,停掉一切恶的欲念,我们就不会生得丑陋。

【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见到有知恩图报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都能够记得诸佛菩萨对我们的恩德,不要忘记。

【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

当我们走在路上,看到了有忘恩负义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面对恶人也不要起报复、报仇之心。「因果」自会收拾他的,你不要有嗔恨心,更不要嗔怒、报仇。

【若见沙门,当愿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

文殊菩萨说:走在路上,如果我们遇到了沙门(一般是指出家的修行者),当我们遇到了这些修行者,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调柔寂静,毕竟第一」。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修得这么好——心性调柔、爱乐寂静,在各个方面都是第一的,尤其能够证入到最究竟的解脱境界。

【见婆罗门,当愿众生:永持梵行,离一切恶。】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婆罗门(贵族),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永远地修持清净的梵行,离开一切恶行。

【见苦行人,当愿众生:依于苦行,至究竟处。】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修苦行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敢于修苦行,不怕吃苦。为了证得究竟的解脱,不怕吃任何苦。

【见操行人,当愿众生:坚持志行,不舍佛道。】

当我们走在路上,见到了那些节操美好(拥有美德)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立下一个长远的、宏大的志向,而且瞄准目标,坚持不舍,趣向佛道。

【见著甲胄,当愿众生:常服善铠,趣无师法。】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披着甲胄的人(披着铠甲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一直披着善法的铠甲,能够趣向无师之法(成佛作祖)。当你证得究竟圆满智慧的时候,已经没有谁能当你的老师了……因为,你已经圆满了……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文殊菩萨说:如果走在路上,我们看到了有一些众生没有披着铠甲,没有严阵以待,我们要发愿——愿一切众生永远离开一切的不善之业。

【见论议人,当愿众生:于诸异论,悉能摧伏。】

当走在路上,看到有人正在「是是非非」地讨论谁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能够摧伏所有的异论(摧伏所有不究竟的或者无意义的言说)。

【见正命人,当愿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正命之人(正命,就是用正确的生活方式活命,用不伤害众生的生活方式活命)。当我们遇到了这样的人,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得清净命,不矫威仪」。就是愿所有众生都能够不伤害其他众生,都非常的清净……而且,充满威仪。

【若见于王,当愿众生:得为法王,恒转正法。】

文殊菩萨说:走在路上,如果我们遇到了国王,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成为正法之王,恒转正法的法轮。

【若见王子,当愿众生:从法化生,而为佛子。】

走在路上,如果遇见了王子,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从正法而化生,成为真正的佛子,能够延续正法。

【若见长者,当愿众生:善能明断,不行恶法。】

走在路上,如果遇到了长者(值得尊敬的人),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善于明断一切事情,不要行一切的恶法。

【若见大臣,当愿众生:恒守正念,习行众善。】

当我们走在路上,如果遇到了大臣(官员),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恒常地守持正念,习行众多的善行。

【若见城郭,当愿众生:得坚固身,心无所屈。】

当我们走在路上,如果遇到了城郭(城墙),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得坚固之身,「心无所屈」(不会被一些不善之法所折服)。

【若见王都,当愿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

如果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国王的都城,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功德共聚,心恒喜乐」。愿一切众生天天(时时刻刻)都在累积种种的功德,一起修习种种的功德,心恒常的喜乐。

【见处林薮,当愿众生:应为天人,之所叹仰。】

走在路上,如果看到了一片树林,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被天道、人道的众生所赞叹和敬仰。如果我们能够被天道、人道的众生赞叹、敬仰,意味着什么?——成了天人之师了,成了「佛、世尊、薄伽梵」了……是吧?

【入里乞食,当愿众生:入深法界,心无障碍。】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入到一些聚落乞食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入到甚深的法界,心里没有任何障碍。

【到人门户,当愿众生:入于一切,佛法之门。】

当我们来到了这些众生的家门口,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入到一切的「佛法之门」。

【入其家已,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当我们进入到众生家中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入于「佛乘」,能够证得「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平等。这个意思就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了悟了诸法实相。

【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

文殊菩萨说:如果我们是出家人去乞食,到众生的家中发现众生不想要布施给我们,我们依然要祝福众生——愿所有众生常常不舍离一切殊胜的功德之法。他吝啬的是食物,但你祝福他不舍离一切殊胜的功德之法(就是常行一切殊胜功德)。

【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

我们来到众生家里乞食的时候,如果有的众生慷慨地做布施,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永远地舍离「三恶道」的苦难。

【若见空钵,当愿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如果托钵行乞走了很久,钵依然是空的,什么食物都没有要到,我们依然要祝福众生——愿所有众生「其心清净,空无烦恼」。

【若见满钵,当愿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如果说托钵行乞,钵里要到了很多食物,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具足成满,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当愿众生:恭敬修行,一切佛法。】

当我们得到了众生的恭敬,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恭敬地修行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当愿众生:不行一切,不善之法。】

当我们没有得到众生的恭敬,我们依然要祝福所有众生——愿众生不要行一切「不善之法」。

【见惭耻人,当愿众生:具惭耻行,藏护诸根。】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见到了具足「惭愧心、羞耻心」的人,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具足「惭愧心、羞耻心」,能够守护好诸根,不要轻易地犯罪过和过失。

【见无惭耻,当愿众生:舍离无惭,住大慈道。】

当我们走在路上,遇到了一些没有「惭愧、羞耻心」的人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舍离这种无惭、无愧的「骄傲自大」,能够住在大慈悲的圣道当中。

【若得美食,当愿众生:满足其愿,心无羡欲。】

文殊菩萨说:如果我们作为出家人托钵行乞要到了美食,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满足自己的愿望,心里不再艳羡更多。

当基本的生活条件能够满足的时候,众生全心修道,不要再贪恋五欲……这是最好的。

【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

文殊菩萨说:如果我们托钵行乞没有要到美食的时候(得到的食物自己并不喜欢),这个时候,我们依然要祝福众生——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获得三昧(禅定)的味道。

【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文殊菩萨说:如果我们是出家人,托钵行乞的时候要到了柔软、美味的食物,我们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被「大悲所熏,心意柔软」。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当我们得到的食物非常的粗涩简陋,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心无染著,断绝对于世间轮回的贪爱。

【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的众生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以禅定中的喜悦为食物,爱乐修习禅定、爱乐听闻正法。

【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细细地品尝食物味道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众生能够得到佛的最殊上的味道,甘露满足。

【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

当我们吃完饭的时候,也发愿——愿所有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该修行的一切功课都做好了,能够圆满具足「觉悟解脱」之法。

【若说法时,当愿众生:得无尽辩,广宣法要。】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讲法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得到无尽的辩才,都能够广泛地宣说诸佛法要。

【从舍出时,当愿众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当我们从舍宅里(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众生能够深入到佛的智慧,永远跳出三界。

【若入水时,当愿众生:入一切智,知三世等。】

当我们入到水中洗澡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众生入到「一切智」的海洋当中,了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平等。

【洗浴身体,当愿众生:身心无垢,内外光洁。】

当我们洗浴身体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身心没有垢染,内外无比的光洁。

【盛暑炎毒,当愿众生:舍离众恼,一切皆尽。】

文殊菩萨说:如果遭遇到盛夏,炎热、酷暑难耐,这个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舍离一切的恼患,能够停歇一切的烦恼。

【暑退凉初,当愿众生:证无上法,究竟清凉。】

如果说,暑热退去了,开始有清凉泛上来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证得无上之法,究竟清凉。

【讽诵经时,当愿众生:顺佛所说,总持不忘。】

在我们读诵经典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能够记住佛所讲的一切,不会忘记。

【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如果说,我们有幸见到了佛,我们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无有障碍的眼目,能够见到一切佛。

【谛观佛时,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仔细谛观佛的形象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像普贤菩萨一样「端正严好」。

【见佛塔时,当愿众生:尊重如塔,受天人供。】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见到佛塔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像佛塔一般,得到天界、人界众生的尊重和供养。

【敬心观塔,当愿众生:诸天及人,所共瞻仰。】

当我们怀着恭敬心,仔细谛观佛塔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得到天界、人界……一切众生的瞻仰、礼敬。

【顶礼于塔,当愿众生:一切天人,无能见顶。】

当我们向佛塔顶礼的时候,要发愿——愿一切天人「无能见顶」。就是说愿一切众生都成佛了,天人想看你的头顶都看不到……因为,佛太高大了……

【右绕于塔,当愿众生:所行无逆,成一切智。】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右绕佛塔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所行无逆,成就一切智」。就是能够顺利的修习正法、顺利的圆满佛智。

【绕塔三匝,当愿众生:勤求佛道,心无懈歇。】

当我们右绕佛塔绕了三圈儿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勤求佛道」,不会有一时一刻的懈怠和懒惰。

【赞佛功德,当愿众生:众德悉具,称叹无尽。】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赞叹佛的功德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能够圆满具足一切美德,可以被我们称扬,无有穷尽……

【赞佛相好,当愿众生:成就佛身,证无相法。】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赞叹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时候,我们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成就这样的佛身,证得无相之法。

【若洗足时,当愿众生:具神足力,所行无碍。】

当我们洗脚的时候,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具足「神足通」,想去哪里去哪里,没有任何障碍。

【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隐,心无动乱。】

到了晚上,准备就寝休息(准备睡觉)的时候,发愿——愿所有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睡个好觉)。「心无动乱」也代表意念是清净的、没有染污的。

【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智觉,周顾十方。】

文殊菩萨说:当我们从睡眠中醒来,要发愿——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获得「一切智」的觉悟(能够拥有「大圆镜智」)……「周顾十方」,没有障碍……

文殊菩萨就这样细细地讲着,从出家人外出乞食一路的见闻,一直到就寝休息……时时刻刻都在祝福众生,都在回向……

【佛子,若诸菩萨如是用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等,及以一切声闻、缘觉,所不能动。】

文殊菩萨这个时候总结:智首菩萨,伟大的佛子啊!你要了解,如果所有的菩萨都这样用心、这样守护我们的心,就一定能够获得一切胜妙的功德;如果一切菩萨都能够这样用心,那么,一切世间的「天、魔、梵、沙门、婆罗门、乾闼婆、阿修罗,以及一切的声闻、缘觉,所不能动」,都无法跟这样的菩萨相媲美……

讲到这里,「净行品」的内容就暂告一段落了。通过「净行品」,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文殊菩萨不仅仅是「智慧」第一,更是「美德」第一。原来,「智慧」和「美德」是不能分开的,是不二的。当你的「智慧」到达了极致,你的「美德」一定也会到达极致。

我们知道,经常讲佛陀是「悲智双运」的(慈悲和智慧)。其实,「美德」也就是慈悲、同体大悲、就是大爱的意思;美德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美德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美德就是「克己复礼」(儒家天天讲的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把自己做好,「复礼」就是多为其他人着想——这个就是美德。

佛教当中的戒律,「戒、定、慧」三无漏学:「戒」排在第一位,「戒律」其实就是美德。梵文「尸罗」的含义就是美德。

我们看:佛是一切智者,又是一切美德具足者……这才是佛。他仅仅具备一切智,不具备足够的美德,那他不是佛;他具备极致的美德,但没有一切智,那他也不是佛……必须「悲智双运」才可以。

《华严经》——我们在前面讲到「四圣谛」的时候,很多师兄在感慨说:文殊菩萨太有「智慧」了!那讲完了「净行品」,大家又在钦佩文殊菩萨也是「美德第一」呀!

感谢文殊菩萨!

感谢伟大的龙种上尊王佛,给我们现身说法!

感谢《大方广佛华严经》!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huayanjing.org/?id=63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普贤三昧品 第三(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普贤三昧品 第三(下)

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在诸佛的威神力的加持下,在普贤菩萨的三昧力的影响下,十方的一切世界海都在微微地震动。【何等为十?所谓:妙金星幢摩尼王云、光明照曜摩尼王云、宝轮垂下摩尼王云、众宝藏现菩萨像摩尼王...

大方广佛华严经025(第一〇卷)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025(第一〇卷)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三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而说颂言:】这个时候,普贤菩萨想要重新强调一下前面的法义,就承佛威力的加持,讲说了一个偈颂:【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上)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上)

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华严经》,已经到了「贤首品」第十二之一。【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说无浊乱清净行大功德已,欲显示菩提心功德故,以偈问贤首菩萨曰:】这个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已经给大家讲...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中)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中)

【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贤首菩萨说:还有一种非常殊胜的三昧,叫「方网三昧」。如果安住在这种方网三昧,就可以给众生广泛地展示定境的种种不可思议。首先方网三昧意...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以及雷声,在不同的天,以及不同的众生间,都显现为不同的样貌。那么,兴云、闪电、打雷之后,就要下雨了。海中的大龙王降下的雨...

华严经 048(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下)

华严经 048(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下)

【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上节课讲到菩萨十住位当中的第六——「正心住」,法慧菩萨说:处于「正心住」位的菩萨们,要经常地劝众生修学以下十种法。哪十种法呢?分别是:【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