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中)

00:00

【尔时,善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此时,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动;但是在禅定中,他却有一个分身(或者说应化身、意生身)升到了须弥山的顶上,来到了忉利天王的宫殿。从其他世界来的善慧菩萨,承佛威力的加持,普观十方也讲说了一个偈颂:

【希有大勇健,无量诸如来,离垢心解脱,自度能度彼。】

善慧菩萨说:实在是太稀有了,具有无尽勇健之力的无量的诸佛如来。他们离除了所有的垢染,获得了心的真正解脱。他们自己觉悟了,还能觉悟所有的众生。

这里讲:诸佛如来离除了所有的垢染,才获得了心灵的解脱,所以说「离垢」很关键。怎么样帮助我们离除所有垢染?——持戒是第一位的!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释迦佛曾经讲,说:「有言坚固戒者,所谓乃至不犯小戒,不作小罪故」。有的人戒行很坚固,什么叫「戒行坚固」呢?就是连最小的戒都不去犯,不会造作最微小的罪(就是不会姑息纵容自己)。我们在刚刚持戒的时候,持的是一些比较粗大的、明显的戒律。到了菩萨戒十重四十八轻的时候,已经渐渐地微细化了。你要是想离除所有垢染、获得心灵的真正解脱,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是超凡人地严格要求自己。别人对自己要求很严,你必须要更严——严到极致;最微细的戒律都不犯,最微细的罪过、过失都不犯,这样才叫「坚固戒」,这样才能「真清净」。你不能说「敷衍了事」,「大概、差不多」就行,那你就持不好戒,就不可能获得真清净,就不可能证得心灵的真正解脱。

持戒的人还有一点容易忽视,虽然在《菩萨善戒经》和《梵网经》菩萨戒本中也强调过,但是大家依然容易忽视的。释迦佛在《信力入印法门经》中讲过,说:「有言善护戒者,谓于一切诸菩萨所生尊心故」。你要是真的爱护戒律,你要注意:把所有的戒条都守好的同时,要尊重一切诸菩萨(对于其他所有的菩萨都要心生尊重)。在《华严经》后面,普贤菩萨也用大段的篇幅强调过这一块儿,就是因为很多菩萨没做到,还是「我执」在作祟。

自己忙着把自己该守的戒守好了,我天天诵戒本……但总是看别人的时候,习惯看别人的缺点,看别人的过失,不生尊重心,生排斥心、嘲讽心、瞧不起心,甚至生诬蔑、诽谤心,这就非常可怕了。你有这样的心,你怎么会离除所有垢染呢?

如果你瞧不起别人,你不能尊重别人,那说明你的傲慢根本就没去除。「贪、嗔、痴、慢、疑」里的「慢」没有去除,你怎样离开所有垢染呢?

最容易帮助我们去除傲慢的方法,我们也强调了一万次了,但是很多师兄可能还是没有做到,我们还是要强调:就是要不停地盯着别人的优点看,忽略他的不足。盯着优点和长处来看,这个时候,对一切菩萨都生尊重心,这点很重要啊!

【我见世间灯,如实不颠倒,如于无量劫,积智者所见。】

善慧菩萨说:我看到像世间明灯一般的诸佛如来,领悟了真理实相,不再陷入到颠倒、妄想当中,他们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无量劫以来,那些拥有极大智慧的人都知道,佛是如此地符合真理实相,甚至我们可以讲——佛就是「真理实相」的代言人。

【一切凡夫行,莫不速归尽,其性如虚空,故说无有尽。】

一切的凡夫之行——这些「有为法」,有「生」就有「灭」,生灭的速度是极快的。在这生灭、生灭……当中,我们感受到了「其性本空」。就单单讲这一点,诸佛如来也讲得没有穷尽了,一直在强调生灭背后的「空」性。

【智者说无尽,此亦无所说,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

诸佛如来是世间的智者,拥有解脱智慧、究竟智慧的人。他们一直在讲生灭背后的「空」性,讲个没完没了,一直在讲。但是,「讲」也是一种有为法,是在「相」中的造作,也是空性的。所以「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这种「空性」才是万物真正的自性,是没有尽头的。在空性里幻化的「万有」,又是不可思议的。这一切幻化出来的万有,都将走向它们的尽头。只要有幻相就会有尽头。

【所说无尽中,无众生可得,知众生性尔,则见大名称。】

在诸佛所讲的法中,我们越学越感受到「空性」。契入到空性中,已经看不到「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甚至看不到佛相、魔相。当完完全全地融入空性,我们才真的能够见到「真佛」——拥有伟大名称的真佛。

可以说不契入到空性,是无法了解真佛的。

【无见说为见,无生说众生,若见若众生,了知无体性。】

其实善慧菩萨的偈颂也是相当究竟、相当第一义的。善慧菩萨说:最后的最后,我们把「无可见」说是「见到了」,「无有生」说「那就是众生的本质」。无论是我们去见什么、去看什么,还是说真的见到了众生相,这个「看见」(这个「动作本身」)以及「众生相本身」,其实都无有体性。我们这个「看见」本身和「众生相」本身也都是空性的,所以说「没有体性」。

【能见及所见,见者悉除遣,不坏于真法,此人了知佛。】

直到有一天,我们空掉了「能见」和「所见」,空掉了「主体」和「客体」(根尘的相对性),那个见这一切的「人」也都空掉他——全都空掉。这三个空(一个是「能见」、一个是「所见」、一个是「见者」),全都空掉,这个时候,才融入到真法,才能了知「真正的佛」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是「一空空到底,才见真佛体」。

【若人了知佛,及佛所说法,则能照世间,如佛卢舍那。】

善慧菩萨说:只有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了什么是真佛,佛所讲的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才能够成为照耀世间的明灯,就好像伟大的卢舍那佛一样(这里的「卢舍那佛」其实就是释迦佛)。

【正觉善开示,一法清净道,精进慧大士,演说无量法。】

善慧菩萨又赞美着佛、又赞美着其他菩萨,说:伟大的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善于向我们讲说这「一真大法」、这「清净之道」;而精进慧菩萨讲得也非常好,讲了无量法。

【若有若无有,彼想皆除灭,如是能见佛,安住于实际。】

善慧菩萨说:无论是「有」还是「无」,关于「有」和「无」的这些想法,都要除掉它(除尽它),这样才能够见到真佛,才能够安住在真如实际当中。

在《信力入印法门经》当中反复强调:诸佛如来无分别、离分别(没有分别,离开了分别);而且反复强调:诸佛如来无心意意识。就是诸佛如来的真体,祂是不动用意识心的,祂是「全然无念」的那种状态;全然无念的、了了觉明的,就是这样子的。

接下来,又一个菩萨代表发言。

【尔时,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时,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我闻最胜教,即生智慧光,普照十方界,悉见一切佛。】

智慧菩萨说:我听闻了佛那最殊胜的教法,就生出了智慧之光,可以普照十方世界,在这光明中能够见到一切佛。

【此中无少物,但有假名字,若计有我人,则为入险道。】

虽然,我在智慧光中能够见到一切佛,但是我知道:这一切的显相都不是真实的,只是假名字的安立,只是幻有。如果我见到一切佛,就开始执著「有我」、执著「有佛」,这个时候,我就入到险道当中去了。

【诸取著凡夫,计身为实有,如来非所取,彼终不得见。】

智慧菩萨说:我们知道,有很多爱著相的凡夫,把自己的肉身当作是真实存在的。他们把这个幻有、把这个假有(这个肉身)看得很真,然后他们看见佛的时候,也把佛看得很真,就开始执著佛——就执著「我梦中怎么就没梦见呢」?——「我昨天打坐还看见佛了,今天怎么就看不见了呢」?他们就执著。但实际上,无论「肉身」还是「佛」,都是幻有,不要去执取,真佛是不可见的,真佛是无有相的。

【此人无慧眼,不能得见佛,于无量劫中,流转生死海。】

如果没有智慧的眼睛,就不能见到真佛,你见到的只是幻化中的佛。如果你只是着迷于幻化中的「佛」之相,你在无量劫中还将轮转于生死。

【有诤说生死,无诤即涅槃,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

智慧菩萨说:凡夫总是著相,在「相」中就争论,说有生、有死或者无生、无死,就争论这些关于「生死」的事情。但实际上,放下你的分别、执著和争论,当下就是涅槃。当你处在涅槃解脱的境界里,不再动用意识心的分别,那哪来的生死,又哪来的涅槃呢?所以说「生死」和「涅槃」都不可得。所谓的「生死」和「涅槃」是不是建立在你头脑意识的分别、判断里面的呀?如果不分别、不判断呢?「浑然一体太虚空」;没有生死,没有涅槃。

【若逐假名字,取著此二法,此人不如实,不知圣妙道。】

你只是著那个文字相的法,执取这是生死轮回,那是涅槃解脱,总是执取,那你没有办法契入到真如实际,你不知道最伟大的佛所修习的妙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若生如是想:此佛此最胜。颠倒非实义,不能见正觉。】

佛在讲「净土法门」的时候,无论是夸赞极乐世界还是净琉璃世界或者其他世界,其实都是就着「相」的方便说。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中讲,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在讲《药师经》的时候又说,净琉璃世界跟极乐世界一样美好、殊胜,无有差别,讲这些都是方便说,不是究竟说。

真正正觉者(他们)并不会认为:这个相比那个相殊胜,这个佛比那个佛神通大,不会这样去比较。因为都是幻相,用不着刻意地比较,都是随因缘去讲法。为什么说「法无定法」呢?因为总是随顺因缘,根据发心、根据众生的需要去讲法。「法」非常有弹性,所以要领会「法」的精神,不要执著文字相,也不要执著那些表达方式。面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佛的讲法就有区别,更何况面对不同的人,甚至不同道的人。

【能知此实体,寂灭真如相,则见正觉尊,超出语言道。】

如果我们完全地融为真如实际本身,感受着真如的寂灭无相,才能够见到真佛。而在这里,语言是多余的;语言不能表达,反而不借用语言才能表达得更好,所以真如不需要语言。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没有声音的表达,才是最好的表达。

【言语说诸法,不能显实相,平等乃能见,如法佛亦然。】

用言语去讲法,只能说无限地靠近真理实相,但是不能够鲜活地把真理实相推到你面前;只能无限接近,但不等于(不能够划等号)。

「平等乃能见」真理实相。你放下你的分别心,不起念、不动用心意意识时,不「知见立知」,这是真的平等,当下你见的就是真如佛体(法的真体、佛的真体都是这个,一切法描述的都是祂,一切指月亮的手指指的都是祂)。

【正觉过去世,未来及现在,永断分别根,是故说名佛。】

智慧菩萨说:我们都认为释迦牟尼佛证道了、觉悟了、成佛了,他怎么成佛的呢?无论是过去世、未来世、还是现在世,释迦佛永远地断除了分别之根(不起分别心了),所以说他「成佛了」。一切佛都是这样,断除了「分别之根」——就成佛了。其实「分别之根」就是起心动念之根,你不再起心动念了,时时都在真如中,与真如合一了,这就是成佛了。

上节课,我们引用了《信力入印法门经》里一些重要的句子:说世间体即是涅槃体,有为体即是无为体,虚空体即是非虚空体,一切一切都是他对立面的那个体;又讲对立面的体,这个「性」是同一个「体」,所有的对立面都是同一个「体」。讲这些,目的其实也是断分别的(帮助大家断分别的)。你一分别,才有了这些对立面、才有了二元;不分别,就没有对立面、没有二元,就是浑然的、一体的。

佛在《涅槃经》中讲「大般涅槃」的境界:非这非那、非这非那……不也是帮我们断分别、断二元的吗?总是说非这非那、非这非那……的时候,你的念头就止住了,就安住在真如本体了。必须要断尽分别之根,才能融于真如。

有的师兄问,说:这种状态我明白,不分别——我短期内能做到,但是在工作中、生活中不总得分别吗?你在「相」里面,随缘该做什么做什么,但是,它是如梦、如幻、如空的那种感觉。说分别了,其实还没分别,就着「相」,随缘起作用。如果内心没有动荡不安,没有贪、嗔、痴之类的,那就可以说——你没有分别。

佛如果来到世间生活或者工作,就着「相」——该分别也要分别,但是他有分别之用,却没有分别之心。有分别心——意味着我有了执著,有了执著——意味着我有了贪、嗔、痴、慢、疑、嫉妒……等等,该做的做,但没有过度地执著,这就算是没有分别心。

修「六度」修久了,分别的根真的会断掉。只有分别的根断掉,烦恼根才会断掉,甚至说只有分别的根断掉,你的爱欲之根才能断掉。你天天都不起念、不分别了,哪来的爱欲?这个时候,才能够入到诸法实相(这种无中无边的虚空)当中……没有中间、没有边缘,因为虚空浑然一体、无量大……

真正的虚空中,也没有上下、左右、前后,没有东、南、西、北,它就是浑然一体的虚空……

法不可拥如水月,观察佛道无归趣。

黠慧菩萨当了是,解知世间悉本无。

於诸人物无所著,疾速於世得佛道。

诸佛从心解得道,心者清净明无垢。

五道鲜洁不受色,有解是者成大道。

一切诸法无色漏,离想者空无想空。

绝去淫欲则脱心,有解此者得三昧。

精进奉行求佛道,常听诸法本清净。

无得行求无不求,於是三昧不难得。

观察所有如虚空,道意寂然审第一。

无想无作亦无闻,是为解了尊佛道。

见一切色不想念,眼无所著无往来。

常观诸佛等如空,已度世间诸所求。

其人清净眼无垢,奉行精进常寂然。

无量经法悉受持,思惟分别是三昧。

行是三昧无所著,除一切冥得定意。

不见世雄无贤圣,诸外异道闻此惑。

超度思想当志求,心以清净得见佛。

睹诸佛已不复见……」

——《般舟三昧经》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huayanjing.org/?id=82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下)

上节课,普贤菩萨给我们讲解了法界内很多世界海的样子……【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接下来,普贤菩萨就用一个偈颂来作总结:【或有诸刹海,妙宝所合成,坚固不可坏,安住宝莲华。...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净行品 第十一(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8(第一四卷)净行品 第十一(下)

大家好,我们继续回到《华严经》净行品。【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文殊菩萨说:我们在家的修行者,如果在宫殿或者舍宅里面的时候,就要发愿:愿所有众生,都能够入于圣地,永远地除尽所有污秽的...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中)

华严经 040(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中)

我们继续来聆听贤首菩萨所讲的修行方面的殊胜功德。这一段落的内容是文殊菩萨祈请来的。贤首菩萨又是从其他世界来的菩萨代表,未来也将继承佛位的,所以对于贤首菩萨讲的偈颂,我们也要尤为重视。【若能发起菩提心,...

华严经 042(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华严经 042(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又放光明名乐法,此光能觉一切众,令于正法常欣乐,听闻演说及书写。】贤首菩萨说:在「安乐三昧」中,我们还可以放射一种「乐法光明」(爱乐佛法)。被乐法光明一照耀,很多众生也会觉悟,他们会非常的喜欢正法。...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中)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中)

【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贤首菩萨说:还有一种非常殊胜的三昧,叫「方网三昧」。如果安住在这种方网三昧,就可以给众生广泛地展示定境的种种不可思议。首先方网三昧意...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上节课我们讲到:海中的大龙王兴云,云中有闪电,闪电之后又打雷。这种种的云彩、闪电以及雷声,在不同的天,以及不同的众生间,都显现为不同的样貌。那么,兴云、闪电、打雷之后,就要下雨了。海中的大龙王降下的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