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下)

00:00

【尔时,真实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在须弥山的顶上,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从其他世界来的菩萨代表当中的「真实慧菩萨」也承佛威力的加持,普观十方,而讲说了一个偈颂:

【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

真实慧菩萨上来就讲听闻佛名号的重要性——只要能够听闻诸佛的名号,我宁可忍受地狱的痛苦;如果不能听闻佛的名号,再无量的乐我也不愿意去领受。

【所以于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

为什么过去无数劫,我们一直流转在生死中受苦?就是因为我们不曾听闻佛的名号。

【于法不颠倒,如实而现证,离诸和合相,是名无上觉。】

什么时候算我们已经证得了无上圆满究竟的觉悟了呢?就是当我们能够认清诸法实相、不再颠倒的时候,就是当我们能够实证一切真理(一切真理是我们所见、我们所证),这个时候,我们离开了所有幻相当中的纠缠,这个时候,才说明我们获得了无上圆满的、究竟的觉悟。

【现在非和合,去来亦复然,一切法无相,是则佛真体。】

真实慧菩萨不愧是「真实慧」菩萨,他表达的就是真如实际(真理实相),他说,现在我们所经历的一切相,并不是因缘真正的和合,一切过去的相、未来的相也都不是因缘真正的和合。因为一切法本自无生,无有所谓的和合——不存在的事物又怎么讲它会和合在一起呢?一切法的本质其实是空性、没有相;性空无有相的真体,恰恰就是佛的真体。

【若能如是观,诸法甚深义,则见一切佛,法身真实相。】

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地观到诸法的甚深含义,才能够入到诸佛的法身,了解一切佛的真实之相。

也就是说,最真的真实,只能从法身的角度去观。你从应化身的角度去观,因为有局限,有立足点,所以也有偏颇;其实,法身这个空性的本体没有立足点,没有局限,廓然无物,所以也没有偏颇。其实如果著相地看,我们经常赞叹说,释迦牟尼佛简直是最无私的一个佛,你看,他成佛之后,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有多好,号召大家去;他也介绍东方净琉璃世界以及药师七佛、所有佛的世界,号召大家去;他经常讲其他佛国的殊胜,倡导自己佛国的成员过去。他是如此无私地向众生推荐一个又一个精彩绝伦的佛国,他是多么无私啊……这是我们站在应化身的角度就着相来说。但是站在法身的角度,尽虚空、遍法界,哪里不是释迦佛的佛国呀?极乐世界也是,净琉璃世界也是,法界内一切的佛国,都在释迦佛的法身当中。释迦佛赞美任何一个佛国,都是在赞美自己法身内的佛国,都是在赞美自己的法身。在法身这个意义上,没有此彼之分,没有这个佛国、那个佛国之分,甚至没有这个佛、那个佛之分,是浑然一体的,也就无所谓自私、无私,因为就是一体。

【于实见真实,非实见不实,如是究竟解,是故名为佛。】

真实慧菩萨说:什么是佛呀?佛就是能够见到最真的真实,也知道什么东西是不真实的(把真的当真,把假的当假),就这样究竟地了悟一切、明见一切——这就是佛。

也就是说佛其实是「不颠倒者」,他认识得最对、最准确。他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而且他的判断准确无误,这就是佛。那么众生相对地,往往把真的当假,假的当真的,颠倒了,所以说是众生。

【佛法不可觉,了此名觉法,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

其实,讲来讲去,佛法非常的简单,非常简单。在你没明白的时候,觉得佛法好难,甚深难解,不可思议……但是你悟了之后,发现这么简单!诸佛就是这样修的,悟透了之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这个时候你觉得「一法不可得」,没有什么好讲的。事实本来如此,就在眼前,也不需要再盲目地追求任何法,当你悟了的时候,就不需要法了,你就是所有法。

【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

就着相来说,有「一」、有「多」,知道这边是「一」,那边就是「多」;知道那是「多」,就知道个体的「一」。但实际上,一切诸法、一切存在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显相的,它没有真的依著什么,如果依著就是依著于因缘的配合,因和缘(或者说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要和合在一起,这样诸法才会显现。

【无能作所作,唯从业想生,云何知如是?异此无有故。】

真实慧菩萨说:本质里,这个「一合相」,不动不作,无有能作、所作(它不动嘛),那么这些相是怎么产生的呢?是业力推导你的心一直在产生念头。这一切的相是从我们的「业想」而生的,就是业力推导我们不停地产生种种念头和想法,是这些念头和想法化现出种种的形态,让你感觉这有一个真实的世界,其实这都是影像世界。

怎么会了解到这一点呢?因为剖析到最后,也只有这一点了,就是「一切法从业想而生」。有的时候,佛家也讲「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业想」,就是强调了一下业力的推导性、影响力、主控性。

【一切法无住,定处不可得,诸佛住于此,究竟不动摇。】

真实慧菩萨说:一切法既然都无生了,也就无可住了,也就不定了,为什么说「无有定法」呢?有的时候指没有很确定的(一直必须通用的)法理,定法有的时候指法理;有的时候,定法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存在物的稳定性。无论是很确定通用的(一直通行的)法理,还是存在物的稳定性,都是不可得的。也就是说法理是不停变化的,依着因缘、依着相而生,不停变化;而一切存在物也是无常的、是变化的,没有定处。从空性的意义上讲,既然都是空了,又定在何处?又去定什么东西呢?

诸佛其实都是了解到了这一点,在空性里,一切本无生,也无可定。在空性里一切本无生,一直不动摇,永远不动摇……不动摇的,是这种「真空之性」!

【尔时,无上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接下来,菩萨代表当中的「无上慧菩萨」也承佛威力的加持,普观十方,讲了个偈颂:

【无上摩诃萨,远离众生想,无有能过者,故号为无上。】

佛是一切菩萨中最伟大的、最无上的大菩萨,远离了众生的虚妄之想,没有谁能超过佛了,所以佛被尊称为「无上士」。

【诸佛所得处,无作无分别,粗者无所有,微细亦复然。】

诸佛所证的空性的法身,无作、无有分别。从粗大的相这里看,什么都不曾生,那么微细的相也是不曾生。这个法身这里是性空无所有,无作无分别。

【诸佛所行境,于中无有数,正觉远离数,此是佛真法。】

诸佛所行之境就是这样的空性,其中没有相,也没有关于相的什么公式、套路、轨则、规律……没有这些。真正的正觉就是「性空」,远离了一切相、一切诸数(数就是公式、套路、轨则、规律这些),没有、不存在。这才是佛的真法,佛的真法就是「真空」。

【如来光普照,灭除众暗冥,是光非有照,亦复非无照。】

其实,如来的法身之光到处遍在、到处遍照,但是,虽然灭除了一切无明的幽暗,这种法身之光却无所谓照不照,因为一说「能照」,又有「所照」,又进入到二元状态了,又进入到「能所」当中了。法身之光没有能所,就是本体,无所谓照不照,总之,就这样存在着,无处不在!

【于法无所著,无念亦无染,无住无处所,不坏于法性。】

如来的真身对于所有的存在物(当然存在物也包括一切的法理、概念),如来的真身对于这一切(无论是存在物,还是法理、概念),都无所执著,平常都是无念的状态,也就没有什么染垢;无所住,也没有处所——就这样呈现着法性的本来面貌。

【此中无有二,亦复无有一,大智善见者,如理巧安住。】

在佛的法身状态里无所谓「二」、「一」这些分别,只有拥有极致智慧的人才能了解这一切,并且,就这样安住在真理实相当中。

「无上慧」菩萨不愧是拥有「无上的智慧」,他讲的偈颂也是究竟得不能再究竟了,而且像霹雳、像惊雷一样,很确定无疑地就这样讲了。

【无中无有二,无二亦复无,三界一切空,是则诸佛见。】

这也很像禅宗很多大师一直所讲的内容,这种真空中,没有二元,连「无二」都没有,连「不二」这种概念的树立都没有。所有的观念、思维意识都没有,是彻底的真空——「三界一切空」!这就是诸佛所见的景象——真正的彻头彻尾的真空。

【凡夫无觉解,佛令住正法,诸法无所住,悟此见自身。】

凡夫当然没有关于实相的这些觉悟和理解,所以佛才讲「正法」(正法是觉悟真理实相之法)。佛让众生修学正法,但修来修去、学着学着发现,「诸法无所住」。透过一切法了解法义的时候,这些法就没什么用了。登到了彼岸,这些船也就没什么用了。我们不会住著于诸法,就好像登上了彼岸,就不再住著于船。当你真的理解透了这句话,你就明了自身的本质——你那真空的、不动不变的佛性了。

【非身而说身,非起而现起,无身亦无见,是佛无上身。】

其实佛的真身是「无相」的、是「真空」的,但是,为了让众生理解,还说有个「法身」,明明就是个真空,还说有个法身,这是依着众生的理解力来讲的。明明这个「真空」是真「空」,无所兴起,却要示现应化身,在幻相里去征服众生。其实,「佛的真身本无身,佛的真见乃无见」,这才是佛的无上之身。也就是说佛的究竟无上之身,是无有身也无有见——「真身无身,真见无见」。无所见,就是真空,这才是佛的无上之身。

【如是实慧说,诸佛妙法性,若闻此法者,当得清净眼。】

无上慧菩萨讲法,讲得如此的究竟到底,但是他依然在赞美,说刚才真实慧菩萨讲得很好,让我们了悟了诸佛那微妙不可思议的法性,谁要是听闻了这样的法,才能够证得清净之眼,看清一切的本质。

【尔时,坚固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

这个时候,从其他世界来的菩萨代表当中的「坚固慧菩萨」也承佛威力的加持,普观十方,讲了个偈颂:

【伟哉大光明,勇健无上士,为利群迷故,而兴于世间。】

坚固慧菩萨说:多么伟大!放射着大光明的释迦牟尼佛,他是如此的勇健,他是谁也无法超越的无上之士。为了利益所有迷惑颠倒的众生,释迦佛终于出现在世间了。

【佛以大悲心,普观诸众生,见在三有中,轮回受众苦。】

佛怀着大悲心,普遍地观这所有的众生,发现众生都在「三有」(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一直轮回,承受着众多的苦难。

【唯除正等觉,具德尊导师,一切诸天人,无能救护者。】

只有佛,只有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具备一切美德的、尊贵的导师——只有佛,才能够救护这一切的众生。一切种种天人,虽然有神通,但却不能够救护这些众生。

我们知道,想升天就要守好「十善业道」,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修得越清净,你在天界的层级也就越高。但是天道并没有出离轮回。天人们当中虽然有很多菩萨,但是他们救度众生,最多是让众生能够通过修习十善业道去天上,但依然没有免离轮回,所以说,真正能够拯救众生的只有佛,这是根本的拯救。

【若佛菩萨等,不出于世间,无有一众生,而能得安乐。】

坚固慧菩萨说:如果佛、如果菩萨不化现在世间,那么,简直没有一个众生能够获得究竟的解脱和安乐。

【如来等正觉,及诸贤圣众,出现于世间,能与众生乐。】

只有获证了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带着无量的「贤圣众」(这些菩萨们),出现在世间了,才能够带给众生究竟的快乐。

【若见如来者,为得大善利,闻佛名生信,则是世间塔。】

谁要是能够见到佛,真的是得到了极大的善的利益了。这里就是两重含义了:首先,你要是能够见到佛的「相」,你的阿赖耶识里就种了善根了,你就能得到很多的利益;如果你能见到诸佛的「真身(法身)」,那就更不可思议了,你当然能够得到极大的、极善的利益了。

有一些众生没有见到佛,但是听闻过佛的名号,生起了至真的信心,这些众生也将是「世间之塔」——肯定是「人中之龙」。听闻了佛的名号就能够生起信心的这些众生,过去世的善根都非常的深厚,早晚都会修成佛的,所以将会成为世间之塔。

【我等见世尊,为得大利益,闻如是妙法,悉当成佛道。】

在前面,几位菩萨把最究竟的法义都讲完了,坚固慧菩萨现在就回到现实了,讲得就很落地。坚固慧菩萨说:我们这些菩萨代表带着无量菩萨,为了得到广大的利益,来拜见释迦牟尼佛——这伟大的世尊。我们听闻了以上种种微妙之法、究竟之法,我们一定能够成就「佛道」。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些菩萨代表们讲法讲得这么好,跟此时释迦牟尼佛佛力的加持也是息息相关的。

【诸菩萨过去,以佛威神力,得清净慧眼,了诸佛境界。】

坚固慧菩萨说:诸位菩萨过去世靠着佛的威神力,得到了清净的「智慧之眼」,能够了解诸佛的境界。

过去就一直得到佛威神力的加持,那么今天——

【今见卢舍那,重增清净信,佛智无边际,演说不可尽。】

这次来拜见释迦牟尼佛,亲眼见到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了,就更进一步地增加了这些菩萨们清净的信心。佛的智慧是没有边际的,要是讲起来是讲不尽的。

【胜慧等菩萨,及我坚固慧,无数亿劫中,说亦不能尽。】

坚固慧菩萨说,胜慧等等很多很多的菩萨,再加上我坚固慧菩萨,我们用无数亿劫去讲说佛的智慧,都讲不尽呢。

所以说,坚固慧菩萨告诉我们:之前所有菩萨代表的发言,不管多么让你叹为观止、拍案叫绝,这要是跟佛的智慧相比,都不值一提的。这只是佛「无量智慧海」当中一滴、两滴的水,但是佛的智慧是没有边际的大海水。

虽然是海水当中的一滴、两滴,但是我们如果悟透了,融入到这一滴、两滴海水中,我们也将跟随着这一滴、两滴海水融入到佛陀「一切智」的海洋当中去……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huayanjing.org/?id=83

相关文章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华严经 043(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下)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听贤首菩萨讲禅定。这节课其实也不太好讲,因为讲着讲着……就不想说话了,就想闭着眼睛打坐。【童子身中入正定,壮年身中从定出,壮年身中入正定,老年身中从定出;】贤首菩萨说:在「方网三昧」...

华严经 047(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

华严经 047(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

十住品 第十五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的「十住品」。在《华严经》前面讲了「信」的重要性,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你对于「佛法僧」有了相信的「信」,就好像跨入了一扇大门。...

华严经 050(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下)

华严经 050(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下)

上节课我们复习完了菩萨的「十住位」当中的前四住,今天开始看第五住——「具足方便住」。【从此第五诸菩萨,说名具足方便住,深入无量巧方便,发生究竟功德业。】法慧菩萨说:处在第五「具足方便住」位的菩萨,为了...

华严经 052(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2(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2(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5(第一八卷)明法品 第十八(下)

华严经 055(第一八卷)明法品 第十八(下)

华严经 055(第一八卷)明法品 第十八(下)...

华严经 066(第二〇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二(上)

华严经 066(第二〇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二(上)

华严经 066(第二〇卷)十行品 第二十一之二(上)...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