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035(第一三卷)光明觉品 第九(上)

00:00

【尔时,光明过十千世界,遍照东方百千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上节课我们讲到:释迦牟尼佛坐在莲花藏狮子座上,他双脚(脚底)千辐轮的光明,已经遍照了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这十个方向的十万个世界……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在这些世界的每一个世界中,都有百亿个「阎浮提」,乃至百亿个「色究竟天」。其中所有的景象在光明的照耀之下,都能明了地显现出来。

【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在这些世界的每一个「阎浮提」中,我们都能看到,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坐在莲花藏狮子座上,被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菩萨共同围绕着……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

因着释迦牟尼佛神力的吸引,十方世界各有一个菩萨代表来了。每一位菩萨代表来的时候,都带了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嘉宾菩萨,他们一起来拜见释迦牟尼佛。

【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来的这些菩萨代表,分别是「文殊师利菩萨」等等菩萨……他们所来自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世界……他们那个世界的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这所有一切处的文殊师利菩萨,分别在每一个释迦佛这里,同时发出声音,讲说了一个偈颂:

【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

文殊菩萨说:要是有的人只用肉眼去辨别谁是佛,这样的人其实难以了知最殊胜之法,他也不能辨认准确到底谁是佛。你不要仅用肉眼去看那个人的威德;也不要只盯着他那个色相;也不要只盯着他的种族去看……肉眼给你的这一切,都是病眼的颠倒之见,你不要那么「著」这个「相」。

【如来色形诸相等,一切世间莫能测,亿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转无边。】

如来的色相、形态各种各样,如来什么都能变。《地藏经》里讲了:佛能够变成有情众生,也能够变成无情众生;佛不仅能够变三界六道的众生,连植物、山河、大地…这些都能变。你说你只用肉眼去找佛,你找得到吗?难以揣测。你用无量劫去思量,都难以思量准确,因为佛的色相与威德,是无穷无尽的……

【如来非以相为体,但是无相寂灭法,身相威仪悉具足,世间随乐皆得见。】

如来的真身不仅仅是「相」!虽然,如来的真身并不会刻意地离开「相」。但是,不要执于「相」去找佛。如来的真身是法身,是「无相寂灭」之身。当然,佛圆满报身之后,他的身相充满威仪,具足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世间众生随着内心的爱乐,也经常能够见到这样殊胜的「相」。

我们如果见到殊胜的「相」,要知道:是佛吗?——是!是佛的真身吗?——不是!因为,佛的真身是无相的、是寂灭的。

【佛法微妙难可量,一切言说莫能及,非是和合非不合,体性寂灭无诸相。】

佛法是甚为微妙的、难可量测的,你用一切的语言和谈说不可能讲清楚。甚至很难讲佛法到底是「和合」还是「不和合」,你一旦树立了二元,这都是分别。真正的佛法体性是寂灭的,是超越了「相」的。

【佛身无生超戏论,非是蕴聚差别法,得自在力决定见,所行无畏离言道。】

佛的真身无有生也无所谓灭,超出了所有头脑意识的分别。如来的真身不在「五蕴」这里,又离不开「五蕴」,你用分别心无法见到真正的佛。只有当你拥有了佛一般的自在之力的时候,你才真的决定地明了见到真的佛,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佛才能见到真的佛。

所以,《涅槃经》说:就连十地菩萨对于佛性也不能「了了见」。你还不是佛,你见得还不够准确。只有你真正成佛了,得了自在之力了,才真明白什么是佛。这个是讲不清楚的,超越语言、超越思维!

佛的境界可以说就是「真理实相」本身,所以他无所畏惧。而真理实相又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语言只能尽量地靠近真理实相,但语言毕竟是语言。

【身心悉平等,内外皆解脱,永劫住正念,无著无所系。】

这里讲的就是佛的真实状态:佛的身和心都无比的「空」,在这极致的「空」里,有着极致的平等。如果不空,就没有绝对的平等;如果不空,你看到了相、看到了相与相的差别,何来平等?——只有「真空」最平等。佛的身、心都是「真空」,在这真空里,无所谓内、无所谓外,这「真空」就是毕竟的解脱。佛就这样永远地安住在正念、安住在真空,无所著也无所系缚,佛就是这「真空」……

【意净光明者,所行无染著,智眼靡不周,广大利众生。】

这里还是在讲佛,文殊菩萨说:佛的「意」是极致的清净,这个「意」就是心。我们看这个「意」:字形是「心上之音」,心中生起的声音,这是「意」。佛已经成为「真空」了,他就没有「心中之音」了。这真空肯定是极致清净的,而「净极光通达」,这极致的清净使得佛——光明无量、光明遍照。因为佛极致的清净,所以他所做的一切没有任何的染污,也没有任何的贪著。佛的智慧之眼就是他的「大圆镜智」,也就是他的正遍知(一切都知道,没有什么不知道)。佛就是这无限广大的真空,永远地利益着这真空内如幻的众生……

【一身为无量,无量复为一,了知诸世间,现形遍一切。】

从应化身的层面上讲:佛的一个身形可以瞬间变成无量身形,无量身形又可以瞬间凝合成一个身形。从法身真空的角度讲:如果把这个真空当作是「一」,那么「一」也可以化现无量的应化身,无量的应化身又可以归入到真空,不再显形。佛了知所有世间,他可以现化他的身形周遍一切处……

【此身无所从,亦无所积聚,众生分别故,见佛种种身。】

佛的真身(这个真空),其实很难讲这个真空从哪里来,也很难讲这个真空还能够聚集在一起。我们无法说这个真空从哪里来,也无法讲这个真空能够聚集在一起。那么佛一会儿是「一」,一会儿是「无量」,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文殊菩萨说:「众生分别故,见佛种种身」。

【心分别世间,是心无所有,如来知此法,如是见佛身。】

你见到佛有各种各样的身形,这是你的心分别的结果,是你起心动念的结果。换句话讲,是你创造了佛,而不是佛创造了你。因为,佛是真空,无所生、无所积聚、无所贪著……贪著的是你,是你的心。

所以,《观无量寿经》里有一句话也是相当究竟的,我们反复地引用:「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诸佛如来真身、法身、法界身就是真空,入到每一个不同的众生的心想中。所以,显现了有这样的、那样的……

佛与佛的差别是众生心想的差别,是你念头的差别。真正的佛就是那个真空,祂没有差别……因为众生的心有差别,所以见佛种种身……也是众生的心,它的分别塑造了世间……世间万象如此的纷繁、复杂,是因为众生的心非常的纷繁、复杂。而「心体」在它未起念的时候,是真空的、是无所有的。

如来是怎么觉悟的呢?——就是觉悟到:无论是佛,还是众生,他们心体的真空是一致的,这真空是无所有的。佛就是了知了这一点,才成为了觉悟者。你要是了知了这一点,你也能见到佛的真身(佛身的真空)。

【尔时,光明过百千世界,遍照东方百万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接下来又讲:在这个时候,坐在莲花藏狮子座上的释迦牟尼佛,他双脚(脚底)千辐轮的光明已经超过了百千世界,遍照了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十个方向的百万世界,这光明一直在向外扩散……

【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

在这光明所到之处,每一个世界中都有百亿个「阎浮提」,乃至百亿个「色究竟天」,这其中的一切景象,都明了地显现出来。

【彼一一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十佛刹微尘数菩萨所共围绕。】

在这其中的每一个阎浮提中,我们都能看到有一个释迦牟尼佛坐在莲花藏狮子座上,被十佛刹微尘数菩萨共同围绕着……

【悉以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萨,一一各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来诣佛所。其大菩萨,谓文殊师利等;所从来国,谓金色世界等;本所事佛,谓不动智如来等。】

因着释迦佛神力的吸引,十个方向各有一个菩萨代表,分别带着十佛刹微尘数(无量)的嘉宾菩萨,一起来拜见释迦牟尼佛。释迦佛身边所来的菩萨代表,分别是「文殊师利」等等菩萨;他们所来的佛国,分别是「金色世界」等等世界;他们那里的佛,分别是「不动智如来」等等如来。

【尔时,一切处文殊师利菩萨,各于佛所,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这个时候,所有一切处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在释迦佛面前同时发出声音,讲说了一个偈颂:

【如来最自在,超世无所依,具一切功德,度脱于诸有。】

伟大的如来、伟大的佛——是最自在的!超越了一切世间,无所依住、无所依著。伟大的佛具足了一切的功德,可以度脱三有轮回内的一切众生。

【无染无所著,无想无依止,体性不可量,见者咸称叹。】

佛是多么的清净啊,没有一丝一毫的染污!他是如此的无所著,没有什么太多妄想,他没有刻意的依著之处。佛的体性不可量测,凡是见到佛的众生,都禁不住称扬赞叹。

【光明遍清净,尘累悉蠲涤,不动离二边,此是如来智。】

伟大的释迦牟尼佛,他的光明周遍一切处,他是如此的清净,他的光明也是如此的清净;已经洗尽了所有尘俗的负累;佛处在不动的究竟境界当中,离开了一切偏有、偏空的无明、执著。佛的智慧就这样在他清净遍照的光明中显现出来。

【若有见如来,身心离分别,则于一切法,永出诸疑滞。】

谁要是见到佛,如果能够像佛一样身心真空,远离一切的分别,他就可以了知一切法,不再有疑惑,不再有滞塞。

【一切世间中,处处转法轮,无性无所转,导师方便说。】

虽然释迦牟尼佛示现:他在一切世间到到处处转法轮(讲法)。但是,从真空的层面上,佛「本自不动」,也从未讲法。说:佛讲法四十九年——这都是方便说。其实,无法可讲,佛本自不动。

【于法无疑惑,永绝诸戏论,不生分别心,是念佛菩提。】

如果我们对一切法,没有任何的疑惑;如果我们不再执著任何的戏论;如果我们断尽了执取、分别之心,我们也能证得佛的菩提觉悟

【了知差别法,不著于言说,无有一与多,是名随佛教。】

文殊菩萨说:你要知道,所有的「差别之法」都是就相说相的,你不要过于执著这些不同的言说。实际上,本质里没有「一」与「多」的分别。当你打尽了所有的分别(不再分别),你才契入到真正的佛陀的教化当中。

【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如是二俱舍,普入佛功德。】

你不要再用你的头脑意识去思维,不要去拆分「多」中是不是真的有「一」,「一」中是不是真的有「多」——不要去思维,把这一切都舍弃。在无念的状态中,直接就契入到佛的功德本身。

【众生及国土,一切皆寂灭,无依无分别,能入佛菩提。】

无论是众生相,还是国土相,一切都是幻有(本自寂灭)。在真身本体(真空)当中,没有依著、没有执取、没有分别。就这样融化在佛的菩提当中——一切皆寂灭……无有众生相、无有国土相,这里就是寂灭的「一真法界」。

【众生及国土,一异不可得,如是善观察,名知佛法义。】

文殊菩萨说:不要总动用意识心去分别,在最究竟处没有分别。不要去分别众生相是相同还是不同;不要分别国土相是相同还是不同——不要去分别。就这样地观察……在无分别当中,你才能了知佛法的真实义。

我们能够发现,《华严经》不愧是佛教八大宗派的源头。其实,这节课的内容是很「禅宗」的内容。「起心即错,动念即乖」——回归无念,不要分别……「一念不生真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huayanjing.org/?id=55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9(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上)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应知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出现差别,所谓:或现小身,或现大身,或现短寿,或现长寿,】这个时候,普贤菩萨又告诉大众们说:诸位佛子,大家要了解,每一个世界海都有世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4(第一三卷)光明觉品 第九(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4(第一三卷)光明觉品 第九(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三光明觉品 第九大家好!今天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三卷,「光明觉品」第九。此时镜头又切回到释迦牟尼佛这里。【尔时,世尊从两足轮下放百亿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百亿阎浮提、...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下)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下)

【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贤首菩萨说,众生世界的苦与乐、利与衰(利益或者衰败),这一切世间所做的种种事、种种业,菩萨都能够通过「同事摄」自己去化现——众生受怎...

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下)

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下)

【尔时,真实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这个时候,在须弥山的顶上,在释迦牟尼佛面前,从其他世界来的菩萨代表当中的「真实慧菩萨」也承佛威力的加持,普观十方,而讲说了一个偈颂:【宁受地狱苦,得闻诸...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上)...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下)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下)

华严经 053(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下)...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