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036(第一三卷)菩萨问明品 第十(上)

00:00

菩萨问明品 第十

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三卷,「菩萨问明品」第十。上节课我们讲到,释迦牟尼佛的光明吸引来了十方世界的菩萨代表,也吸引来了很多的嘉宾菩萨。接下来就讲,菩萨代表与菩萨代表之间开始交流了——这是高人与高人之间的交流。我们来看一下: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言:佛子,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

文殊师利菩萨问觉首菩萨说:佛子,「心性」本来是「一」,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却有种种的差别呢?众生的心性本体和诸佛如来的心性本体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那个「真空」,为什么看上去有这么多的差别呢?

【所谓:往善趣、恶趣;诸根满、缺;受生同、异;端正、丑陋;苦、乐不同;】

比如说:有的众生能够去善道,有的众生却会去恶道;有的众生生来诸根圆满(没有缺损),但是有的众生却相反;有的众生能够投生到同一道,有的众生上一世可能还是同一道的(比如说都是人),但是下一世有的升天了,有的却做了鬼;众生有这么多的差异,有的长相非常的端正,有的又非常的丑陋;众生的受苦、受乐也都不一样。

【业不知心,心不知业;】

「业」是造作,很多众生在造作业的时候,不了解自己的真心;他(她)的真心也不明白,他(她)怎么会造作那样的业。

【受不知报,报不知受;】

有的时候众生都遭受到自己的果报了,还不明白果报是因何而起的;有的众生知道(我)会遭遇什么样的果报,但是遭遇这种果报时具体的感受,他(她)还是不能明了的。

【心不知受,受不知心;】

众生的真心跟佛的真心一样——都是「虚空」,但是真心和妄相之间又总像有断层一样的,没有找到真心的众生就活在妄相当中,以妄相当中的「假我」为「真我」。可以讲他(她)的「真心」不了解,众生怎么会著那个妄相、著那些虚假的感受呢?著这些虚假感受的众生也不知道真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真正的觉悟之前,众生与真心之间就像有断层一样。

【因不知缘,缘不知因;】

众生在造作一件事的时候,他(她)也不会仔细地考虑什么因缘和合的问题——什么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不会考虑这些。有的时候,众生盲目地随业力(随性子)去造作一些事情,也不管周围的缘,不管周围的环境、条件;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及周围的这些众生,也不太了解造作业的主体他(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她)怎么就那样造作了呢?

比如说:我们在看新闻的时候,经常发现有一些事件非常的离奇古怪,我们都不能够理解——怎么会那样发生呢?但是它就发生了。

【智不知境,境不知智?】

很多的众生,他(她)的智慧让他(她)不了解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境况当中,他(她)看不清、认不清,甚至可以讲他(她)只拥有「自以为是」,但是他(她)没有真正的智慧。文殊菩萨说:有的众生陷入到具体的某一个情境当中就丧失了智慧,完全在冲动中失去了所有的智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众生的心性和佛的心性都是那个「真空」,怎么就显现有这么复杂的差别了呢?

【时,觉首菩萨以颂答曰:

仁今问是义,为晓悟群蒙,我如其性答,惟仁应谛听。】

我们看看觉首菩萨的回答,觉首菩萨非常有礼貌,他把文殊菩萨尊称为「仁者」(仁爱者)——就是最慈悲的人。

觉首菩萨以偈颂回答说:伟大的、仁慈的文殊菩萨,您问我这样的法义,目的是为了让各种各类的众生能够开晓和了悟;您作为「诸佛的智慧之母」,文殊菩萨(您)什么不知道啊?您故意问我,目的是启发这些还没觉悟的众生;我就根据事实情况如实地作答,希望仁者您能仔细地聆听。

【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

觉首菩萨说:这里的「诸法」是指一切存在物(存在要素),说一切的存在物(存在要素)都是假有——它不是真有,「假有」它不会真的起作用——我们明白。

比如说:空中有一片假的云——它是假的,它能给你下雨吗?不能,是吧?那儿有一个假的诗人,他能给你写诗吗?不能!就是这个意思。

觉首菩萨说:「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这一切「相」都是假的,它没有真实体性——都是「幻有」。既然是幻有,所以它们「幻」与「幻」之间就是一种「各各不相知」的状态(你不了解我,我也不了解你)。这就好像(比如说)空中有一片假的云彩,地上有一朵假的花,你说假的云彩能了解假的花吗?假的花也不能真的懂假的云彩,都是假的呀!

【譬如河中水,湍流竞奔逝,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觉首菩萨说:这一切假相(它)还存在惯性,在惯性中各忙各的——互相都不了解对方。比如说:长江的水奔流向海,流得非常快;黄河的水也奔流向海,流得非常快。但是长江水能懂黄河水吗?黄河水能懂长江水吗?「各各不相知」——互相都不明白对方,各忙各的了。诸法都是这样的,随着自己的惯性,延续着这个假有(幻有),只忙自己那摊儿了,顾不得别处了。

【亦如大火聚,猛焰同时发,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就好像这儿点燃了一个大火堆,那边又点燃了一个大火堆,每个大火堆的火各忙各地燃烧,都没有真的在关心对方,也不真的懂对方,是吧?都忙着自己的燃烧。这存在的一切物都是这样的,随着惯性、随着因缘都忙自己的,没有真的懂其他事物。

【又如长风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觉首菩萨说:比如说,大风刮起来了,遇到什么物体就会吹动这个物体,这个竿杆子上晾的被罩被风一吹,就鼓鼓地鼓起来了,是吧?那边谁家晾的衣服被风一吹,衣服也是呼啦啦地作响。被罩和衣服被风吹得各有各的形态——各忙各的,谁懂谁呀?谁也不懂谁。

【又如众地界,展转因依住,各各不相知,诸法亦如是】

觉首菩萨说:就好像地界,比如说大陆(这片大陆、那片大陆)都是微尘聚合而成的,是吧?展转因着微尘的聚合和依靠连接而成的;但是这片大陆和那片大陆各忙各的,都没有互相懂对方,也没有真的关心对方(没听说欧洲大陆多么关心非洲大陆的),这个地界事物就是这样子的——「各各不相知」。随着因缘和业性有着聚合,随着因缘和业性继续地在幻象中发展,但是他们不会彼此真的关心对方的。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以此常流转,而无能转者。】

觉首菩萨说:眼睛天生就是为了看而存在的(看的功能很强),耳朵天生就是为了听而存在的,鼻子天生就是为了闻气味而存在的,舌头就是为了品尝味道而存在的,身体就是为了有触受而存在的,心意识(第六意识)就是为了生起念头(想法)而存在的。这一切有情众生的觉识之根(六根)各有各的功能,这功能一直有惯性:眼睛一直就是为了看而存在,耳朵一直就是为了听而存在……类似的鼻、舌、身、意都是这样,各自忙各自的功能。如果没有修到「六根」互通互用的状态的话,各自是各自(互相也不懂对方,而且分工很明确,互相也不会参与对方的事务,不会插手去管理),这是指的一般众生六根如果没有互通互用的情况下,六根(每一根)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而且这个功能一直持续下去……一直就这样,没有人会改变这些。

【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是中无能现,亦无所现物。】

觉首菩萨说:其实这一切存在物都是「幻有」——都不是「真」的生,示现得好像生起了,其实既然都不是真的存在,也就无所谓能现、所现。比如说画中的人,我们都知道画中人是假人,没有人会去讨论说蒙娜丽莎她是在说话,还是没在说话,她是个假的人,对吧?就是这个意思。觉首菩萨说:这一切相(一切存在物)都是「假有」,没有必要太深入地研究它。

【眼耳鼻舌身,心意诸情根,一切空无性,妄心分别有。】

觉首菩萨说:在「真心」的空体当中,哪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区别?没有,都打成一片——就是空体本身,所以说「一切空无性」,没有各自那个什么特定的功能。但是就着「相」来说,「妄心」分别才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它们不同的功用。

【如理而观察,一切皆无性,法眼不思议,此见非颠倒。】

要是用不颠倒的「法眼」去看的话(如实地看),一切相都是「假有」;没有自己的真实体性,它不是真的存在,这就是如理地观察(如其真理地、如其真相地去观察)。一切相皆「无有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幻有」。

【若实若不实,若妄若非妄,世间出世间,但有假言说。】

整天讲法,说真、假,虚妄或者非虚妄,世间、出世间,这一切都是就相说相的「假言说」,就着「假」而起的言说——这叫「假言说」。

看到这里我们就知道,觉首菩萨他是了悟了「空性」的、了悟了「第一义谛」的菩萨,所以他甚至没有太多兴趣去关注「相」里的那些差别,反正都是假的、反正都不是真的,他懒得观察这些虚妄的「相」。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文殊菩萨和另一个高人的对话: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财首菩萨言: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云何如来随其时、随其命、随其身、随其行、随其解、随其言论、随其心乐、随其方便、随其思惟、随其观察,于如是诸众生中,为现其身,教化调伏?】

文殊菩萨接下来又问财首菩萨说:佛子,「一切众生非众生」,都是幻有,那为什么诸佛如来还会依着时间、依着众生的命、依着众生的身、依着众生所行、依着众生的理解力、依着众生的言论、依着众生内心的爱乐、依着种种方便、依着众生的思惟、依着众生的角度去观察?既然「一切众生非众生」都是「假有」、都不是真的存在,为什么诸佛如来还在这么多的众生中,给众生示现种种身形、去教化调伏这些众生呢?都是「假有」,为什么诸佛如来还那么忙碌呢?这个问题非常好!

【时,财首菩萨以颂答曰:】

我们看一下财首菩萨怎么回答的,他也是用偈颂来回答文殊菩萨:

【此是乐寂灭,多闻者境界,我为仁宣说,仁今应谛受。】

首先还是赞美文殊菩萨说:不愧是爱乐寂灭的、广学多闻的文殊菩萨,您的境界很高,您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接下来我就为「仁者」您讲说一下(也是赞美文殊菩萨,说他是很慈悲的、很仁慈的),伟大的、仁慈的文殊菩萨,您现在可以仔细地听了。

【分别观内身,此中谁是我?若能如是解,彼达我有无。】

我们仔细地盯着这个肉身看一看,看一看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我?自己盯着自己的肉身看,难道这个肉身就是真正的我吗?如果肉身不是真正的我,到底谁是我呢?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如果能够想透了、想明白了,才知道所谓的「我」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此身假安立,住处无方所,谛了是身者,于中无所著。】

财首菩萨说:仔细盯着这个肉身看了半天,发现都是四大(地、水、火、风)依着因缘和合而起的,是虚假的安立,这个肉身是虚妄的相;这个虚妄的相也没有具体所住的地方,虚妄住在何处?虚妄本身就不是真的存在。明白了我们这个肉身是「假有」、是「幻有」,谁还执著肉身呢?没有人执著肉身了。

【于身善观察,一切皆明见,知法皆虚妄,不起心分别。】

当你发现自己的肉身是四大(地、水、火、风)随顺因缘和合的一个产物;你再观你这肉身之外的一切,原来都是(地、水、火、风)四大随顺着因缘和合的产物,一切都是假有!这个时候,你就明了地见到了,一切存在都是虚妄。

这里的「法」还是指的一切存在物(存在要素),在梵文最初的含义当中,这个「法」就是指的存在物(存在元素)。凡所有存在都是虚妄(都是幻有),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不会针对着这些幻有再起心的执著和分别了。

【寿命因谁起?复因谁退灭?犹如旋火轮,初后不可知。】

财首菩萨说:刚才我们已经都意识到了,我们的肉身和一切的存在物都是假有、都是虚妄的。那么这个寿命(这一切假有)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因着谁而退灭的?它是怎么起来的、怎么消失的?它为什么会开始、为什么会消失?就好像旋转的火轮一样一旦旋转起来了,你很难讲旋火轮是因着谁而起的,因着谁而退灭的?旋转的火轮哪里是它的开始,哪里是它的结束?找不到,找不到……

就好像我们经常打的比方:风吹来,这一泓湖水突然就起浪了,起了那么多浪,到底哪个浪是第一个、哪个浪是最后一个?了不可知……

【智者能观察,一切有无常,诸法空无我,永离一切相。】

财首菩萨说:真正的智者能够观察到,一切的存有都是无常的(都在变化),都会经历「生、住、异、灭」这个过程,只要它存在,它一定会有消失的那一天。一切的存在物都是这样的,有生就有灭,生生灭灭……「诸法空无我」,幻生幻灭里找不到真实的存在体,你只感觉到空,在空里没有众生所执著的那个「我」。

智者观察到,一切存有都是无常的,诸法是空无我的,智者就永远地离开了一切相(不再陷入到相当中去了)。相就这样生灭、生灭……一直在生灭,它不是留住的(真实的),所以智者就永远地离开了一切相,不被相所牵动和干扰了。

【众报随业生,如梦不真实,念念常灭坏,如前后亦尔。】

财首菩萨说:众生造作的这些业报,都是随着他(她)所造作之事的倾向性而生,他(她)造善得善、造恶得恶,造不善不恶就得不善不恶,就是这样的。这一切像梦一样不真实,在念念间看着这一切就灭坏了(一念中,有九百次甚至无数次的生灭)……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都是这样「生、住、异、灭」的;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这样「生、住、异、灭」的,都像梦一样不真实。

【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

财首菩萨说:你的心什么样,你就看到什么样的「相」。众生的角度不同、理解力不同,在他眼中显的相也不同。没有绝对的真实之相,因为「相」都依着你的「心」而走。你觉得好的事物,另一个人可能觉得就很差劲,每个人都是从「心」而出发,去判断一切事物的,他唯一依赖的就是自己的「心」。所以世界上没有绝对真实的「相」,只要是「相」,它就会被众生的「心」影响;可以说,每个众生都带着自己心灵的有色眼镜,所以他(她)们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的众生,看到的「相」是不一样的,你说这个「相」是真的吗?它如果是真实的,应该谁看上去都一样啊?这个时候,我们就知道,只要是「相」,就是颠倒的、就不是真实的。

【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

财首菩萨说:只要是世间的言论,你看,都是就着「相」而生的分别;只要是言论,就是「分别」的象征。你陷在这些言论中,你就没有入到法性的空体中,这是必然的,这是必定的。

所以佛说「四十九年我讲法,但是我什么也没讲」。佛所有的讲法都是依着「相」而说,依着众生的「分别」而讲;而佛的「真体」本自无有分别,也不会讲任何法,因为一讲都是分别。真正的佛不讲法,因为真正的佛不分别。只要你在分别,你就没在法性的本体(本来面目)这里,你就陷入到相当中去了。

【能缘所缘力,种种法出生,速灭不暂停,念念悉如是。】

财首菩萨说:仁者文殊菩萨,我们看念念之间,无数次迅速的生灭、生灭……就没有暂时一刻的停歇。就在因缘和合的情况下,种种的法(这些存在物)就产生了(依着相说因缘,要离开相也就无所谓因缘了)。依着相说因缘和合,种种的存在物就产生了,而且一旦产生,就是「生、住、异、灭」,「生、住、异、灭」……生灭的速度快到停不下来(你想按个暂停键都是不可能的),念念都是这样的。

所以,财首菩萨看这一切「相」,甚至有一种厌恶感;看这些「相」,有什么可执著的都是一场空而已。就是这样,这些所谓的高人——圣者,他们是站得很远去旁观这些「相」的本质,是真的看透了、看明白了,所以就不会再陷溺到「相」中去了。

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我们提到说,学习「经」不是学「文字相」,我们其实是亲近高人——亲近佛、亲近菩萨,看看人家的思维模式,人家的行为模式,我们是在向高人学习(不是说我们就迷恋文字相)……

无上甚深华严经,亦是众生心分别;

无上甚深华严经,本自亦是空无性……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huayanjing.org/?id=57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2(第〇五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五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2(第〇五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五

昨天我们提到,在释迦牟尼佛成道的这一天,从释迦佛的狮子座的每个细节当中,都化现出了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有很多的菩萨代表讲说偈颂。其中的「不思议功德宝智印」菩萨摩诃萨的偈颂,我们昨天讲了一部分(没讲完...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2(第一二卷)四圣谛品 第八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2(第一二卷)四圣谛品 第八

大家好!我们继续来看一下文殊菩萨在「饶益世界」这里,怎么样讲解「四圣谛」。【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饶益世界中,或名重担,或名不坚,】文殊菩萨说,在娑婆世界所讲的「苦圣谛」,在「饶益世界」这...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4(第一三卷)光明觉品 第九(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 034(第一三卷)光明觉品 第九(中)

上节课我们讲到,释迦牟尼佛双脚(脚底)千辐轮的光明已经照遍了东方、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的十佛世界。【彼一一世界中,皆有百亿阎浮提,乃至百亿色究竟天,其中所有,悉皆明现。】光明所到之处,每一个...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下)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下)

【众生苦乐利衰等,一切世间所作法,悉能应现同其事,以此普度诸众生。】贤首菩萨说,众生世界的苦与乐、利与衰(利益或者衰败),这一切世间所做的种种事、种种业,菩萨都能够通过「同事摄」自己去化现——众生受怎...

华严经 045(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下)

华严经 045(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下)

上节课我们讲到,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动,但是他有一个分身(也可以讲叫应化身)来到了须弥山的顶上,应着忉利天王的邀请,进入了忉利天王的宫殿……这个时候十方世界各有一个菩萨代表,带着无量的嘉宾菩萨赶...

华严经 054(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中)

华严经 054(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中)

华严经 054(第一七卷)初发心功德品 第十七(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