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037(第一三卷)菩萨问明品 第十(下)
00:00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奔着「极致」去做,一定要做到「极致」,中途不要停下来。(当然,我们指的是如法的事情、值得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到「极致」,不然就不要做。)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文殊师利菩萨和贤首菩萨的对话: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贤首菩萨言:佛子,诸佛世尊,唯以一道,而得出离,云何今见一切佛土,所有众事,种种不同?所谓:世界、众生界、说法调伏、寿量、光明、神通、众会、教仪、法住,各有差别。】
文殊菩萨说:佛子,诸佛世尊,都靠着一种觉悟之道,得以出离轮回,那为什么我们现在却看到一切的佛土,所有各种事,有着种种不同呢?比如说,一切的佛土在世界、众生界方面、在讲法调伏众生方面、在世界的寿量或者佛众生的寿量方面、或者在光明方面、神通方面、开的众多的法会方面、具体的教法、仪轨方面,以及正法住世的时间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别。
【无有不具一切佛法,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文殊菩萨说:诸佛世尊,明明是靠着一种觉悟之道就能够出离轮回,但为什么放眼望去,这不同的佛土有着这么多的复杂性?当然了,我们也了解,不管是哪里的圣者,想要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他必须圆满具足一切佛法。
什么叫圆满具足一切佛法呢?也就是说佛该具有的,你必须都具有,你才能圆满具足一切佛法。比如说「六度」、比如说「五眼六通」……其他佛所具有的,你必须都具有,这才叫你具足了一切佛法。
【时,贤首菩萨以颂答曰:】
这个时候,贤首菩萨用一个偈颂来回应文殊菩萨,说:
【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
伟大的文殊菩萨,诸法一直就是这样子的,诸佛如来作为法王,了解一切智慧、一切法;了解一切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原理。诸佛如来其实只有一种法,诸佛如来就像一个人一样,是一切无碍之人(根本遇不到任何障碍,已经超越了所有的障碍,完全没有障碍)。我们知道一切存在其实都是「识心」的幻化,你所认为的一切障碍都是你心内的障碍。如果你的心彻底的通透、无垠、解脱,那你就像诸佛一样不会有任何的障碍。诸佛如来都是这样的,通过同一种方式出离了生死轮回。
【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只要是成佛了,我们能够发现佛与佛是那么那么的类似,甚至说就像一个人一样,所有佛从内到外非常类似。在「法身」的层面上,他们共同拥有同一个清透明净的法身,到处遍在;他们拥有着同一种心,他们智慧圆满的程度也是一样的,他们都有着「十种神力」,都有着无所畏惧,这所有的佛相同得就像同一个佛一样。说共性的话,所有佛都像同一个佛,但是差异性也有。不同的佛,他的圆满「报身」一定要比较的话也有差异,他们的「应化身」一定要比较的话也有差异。为什么呢?
【如本趣菩提,所有回向心,得如是刹土,众会及说法。】
你现在所看到的所有佛的差异源自哪儿呢?源自最初最初他们发菩提心的那一刻。他们发的愿不同,他们的回向(其实就是一种愿望和祝福)不同。发的愿不同,回向不同,所以不同的佛国,你看有各种各样的差异,非常的丰富多彩。
【一切诸佛刹,庄严悉圆满,随众生行异,如是见不同。】
在佛眼看来,所有佛,只要他成佛了,他的佛国都非常的庄严、殊胜、圆满,只要他成佛了,他的佛国真的就是这样完美。但是众生还没修到佛那个程度,他的心还不是佛心,所以众生心有着种种不同,他们看上去同一个佛国,显相也就不一样了。你要是让「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来看「释迦佛」的娑婆世界,他们看上去也是非常完美的,但是你让众生看,那就不完美了。觉知器官不同,决定了事物的样貌。
【佛刹与佛身,众会及言说,如是诸佛法,众生莫能见。】
修得不好的众生,甚至说层次还达不到佛那个层次的圣众,他们对于佛国的了解,对于佛的真实身相的了解,对于佛所开的每一次法会的了解,以及对于佛讲的法的了解,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有的众生,完全就看不见佛国,也见不到佛的身相,也没有机缘参与佛的法会,也没有办法听到佛讲任何法。比如说生活在边地的众生;或者说造了恶,去了恶道,正在受刑的众生,他现在福报不够,他看不见。
【其心已清净,诸愿皆具足,如是明达人,于此乃能睹。】
只有那些心很清净的人,种种殊胜之愿都具足的人,能够明达真理实相的人,才能够见到佛所见的一切。
所以你要想见到佛所见的一切,第一、你的心必须清净到佛那样的程度;第二、已发的愿全都圆满实现了;第三、你明了通达真理实相。这说明你已经是佛了,所以你才能见到佛所见的一切。
很多师兄经常问:怎么样防止自己退转?
我们说两个方法:第一、观无常,经常去医院看看、去火葬场看看,或者百度一下天葬,感受一下生命的无常;第二、多学经,一学经看看高人的境界,你立刻就不敢懈怠了。
【随众生心乐,及以业果力,如是见差别,此佛威神故。】
随着众生内心的爱乐,他们能够见到不同的相,因为众生的爱好不同。比如说有的众生喜欢见「观世音菩萨」的女相,那他就经常见到示现为女相的观世音菩萨;有的众生喜欢见「观世音菩萨」的男相,那他就经常见到示现为男相的观世音菩萨;有的众生想看一下「观世音菩萨」变成鬼是什么样子,他也能见到……你见到的都是你内心想见的。但有的众生说,我想见我还没见到,那是什么原因呢?「业」、「果」,过去世造作的业,导致有一些业报,「业」熟了成为一种果报,所以「业障」会阻碍我们见到我们想见的。
我们要是还是执著见到想见的,那怎么办呢?想办法消除业障。
消除业障,第一、忏悔,后不再造;第二、多多地培福德。你认真地修行,这肯定还是培福德的。
修行又包括很多方面了。菩萨的话,就按照「六度」(六个方面)来做,其实很具体、很形象,只要做就可以。只要成佛了,其实就无处不在地保护着众生、加持着众生,这种慈悲就是佛的「威神」。
【佛刹无分别,无憎无有爱,但随众生心,如是见有殊。】
不同的众生见到佛国的样子是不一样的,这个跟佛国自身没有关系,佛国自己肯定是没有分别心的、没有特别的爱憎之心的,那还是因着众生心的不同,所以见到了有种种不同。
比如说,就不讲佛国了,就单单一个师父,一个师父教了一百个徒弟,你让每一个徒弟去评价一下他的师父,都不一样,是吧?就是这样子,众生的心不同。
【以是于世界,所见各差别,非一切如来,大仙之过咎。】
所以众生见到的世界有种种差别,怪谁呀?不怪佛。不是说佛创造了这一切的差别,不是的,是众生的心不同。
这里又一次把佛形容为「大仙」,就是伟大的、超脱的、洒脱的、自在的仙人——佛。
【一切诸世界,所应受化者,常见人中雄,诸佛法如是。】
在所有一切世界,只要是根性成熟了,福报也够了,应该得到度化的这些众生,就经常能够见到佛,听闻佛法,到处都是这样子的。
【尔时,诸菩萨谓文殊师利菩萨言: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唯愿仁者,以妙辩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
接下来,所有的菩萨就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伟大的佛子,我们对于一些法义的理解,我们都讲完了,唯愿伟大的、仁慈的文殊菩萨,以您微妙的辩才,痛痛快快地给大家讲一讲如来的所有境界吧(我们各自陈述完了我们的理解,接下来听听伟大的文殊菩萨——您的理解)!
【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连着问了这么多问题,问的全是佛的境界,这所有菩萨祈请文殊菩萨讲一讲佛的境界。
【时,文殊师利菩萨以颂答曰:】
接下来,我们就来聆听一下伟大的「龙种上尊王佛」、诸佛智慧之母——文殊菩萨的回答:
【如来深境界,其量等虚空,一切众生入,而实无所入。】
文殊菩萨说:诸佛如来的境界甚深甚深,有多深呢?像虚空一样,没有边际、没有底,一切众生入到如来的境界,实际上也感觉像入到虚空一样,因为没有边际、没有底,如来的境界太深了!又因为如来的境界像虚空一样广袤无垠,所以众生入进来又感觉好像没入一样。我们入到虚空中,有的时候就感觉好像无所入一样,是不是?因为它没有一个落脚点、它没有一个边际、没有一个边缘,你越在虚空中,越感觉自己是那样的飘渺。因为虚空太大、太无边际,虚空本身不存在支撑点。
【如来深境界,所有胜妙因,亿劫常宣说,亦复不能尽。】
如来这么深的境界到底怎么证得的呢?当然是有殊胜、微妙的原因了。但是文殊菩萨说:我用一亿个大劫去讲,都讲不尽、讲不完呢!
【随其心智慧,诱进咸令益,如是度众生,诸佛之境界。】
诸佛都怎么度众生呢?其实,首先是依着众生的根机去度。看众生的内心有多少智慧,看他是什么程度,就给他讲什么程度的法。慢慢地拔高,而不是一下子揠苗助长,一步一步来,逐步地让众生获得利益,佛都是这样做的,就是因材施教,而且要指导着众生一直上升、增进。
【世间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
世间的这些国土,因为有相,所以我们可以说我们到这儿了、到那儿了,去各种国土、各种佛国,但如来的真实智慧身是法身,它没有色相,我们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三世到处没有任何障碍,诸佛的智慧无处不在,就这样恒常的遍在。而诸佛的智慧境界无取相、无执著、无分别,平等得就像虚空一样。
这个「虚空」始终是我们了悟诸佛境界的一个关键词汇,我们要经常地观想一下「虚空」的状态。因为总是提到诸佛如虚空、法界如虚空、法身如虚空、平等如虚空……
到底什么是「虚空」?大家要仔细地体味,最好你能够把自己完全地融化,化在「虚空」里,跟「虚空」合一,这个时候你才能明白什么是佛。
【法界众生界,究竟无差别,一切悉了知,此是如来境。】
如来的境界,就是什么都能了知,整个法界——这无边无际的整个法界、所有众生界,如来完全了知;也了知这法界、众生界从根性上讲没有什么差别。「凡所有相,唯心所现。」从这个意义上,这个心显现了法界;心显现了十法界;心显现了众生界;或者心显现了器世界,有差别吗?都是心显现,没有差别。
【一切世界中,所有诸音声,佛智皆随了,亦无有分别。】
佛的智慧使得他可以了知一切世界中的所有的音声。因为是「全体」对于「全体」的一种了解、一种认知,所以大家应该都能理解,佛是「全体」,所以他能理解、他能了解所有的「全体」,包括「全体」内的每一个部分。
【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其性本清净,开示诸群生。】
佛的境界,并不是我们用「识」所能了知的,无论你是用前六识、第七识、还是第八识,佛的境界超越了「色、受、想、行、识」。也不能讲这是心境界,一说心境界好像心又在动一样,心意妄动了,才产生种种境界,一说境界不是有相吗?但如来的境界超越了所有相,其性如此的清净。
佛天天给大家讲的,其实也就是他自己所证的境界,他实证的。
【非业非烦恼,无物无住处,无照无所行,平等行世间。】
佛的境界,无所谓造作,无所谓烦恼,这里无一物,也无所住。这里「法身」的状态的话,也无所照。因为没有「能所」,超越了能所,无所照,也可以讲无所不照。「无所行」,法身本自不动;无所行,又可以讲无所不行,因为他到处遍在,一切行为都相当于是他的行,就这样平等地行于世间(这是指的法身),就这样地存在着。
【一切众生心,普在三世中,如来于一念,一切悉明达。】
一切众生的心,不管有多复杂,不过就是要么关于过去、要么关于现在、要么关于未来,就是这三大类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一切众生的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佛一念间就能明了通达——佛想知道什么都知道。就是你通透成为法身,这个时候,内视(向内观察)没有任何障碍,因为没有什么出离法身,法身就是法界整体,所以一切都包含在这个整体之内了。佛一旦拥有了法界身,他就是「正遍知」,就是「大圆镜智」,就是「法界体性智」。
「大圆镜智」,它是从「报身」的角度讲的;「法界体性智」,是从「法身」的角度讲的。
【尔时,此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以佛神力,悉皆明现。】
伟大的诸佛智慧之母——文殊菩萨就这样讲着法……
我们知道,文殊菩萨此时和各位菩萨代表以及每位菩萨代表所带来的无量的菩萨嘉宾们,他们是在释迦牟尼佛这里。释迦佛没讲,此时就是文殊菩萨在讲,但是大家都在听,就这样听着听着,这个娑婆世界中,一切众生所有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性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报的差别、犯戒果报的差别、国土果报的差别,靠着佛神力的加持,大家完全能明了了,这一切的差别都显现出来。
文殊菩萨,他是本具佛的智慧的,所以他讲的「法」,就相当于是佛讲的「法」,没有差别。
【如是,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法差别,乃至国土果差别,悉以佛神力故,分明显现;】
就类似这样的,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众生的法差别,乃至国土果报的差别,靠着佛威神力的加持,都分明地显现出来。
文殊菩萨讲着「一味之法」(一乘、一合相之法),在讲法的过程中,反而无数的复杂的这些「差别相」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大家的智慧更明晰了、更深透了……
文殊菩萨强调的是那个「一味」(一如、一合相、一实相),但是一旦入到这里之后,你成为这个「一味」(一如、一实相、一合相)之后你就发现,这一切万相所有的差别都包含在自己之内。你过去看它们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明晰。智慧越广博,智慧就越精微,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的智慧越广博,它就越精微,渗透到最微细之处去了。原来看不清楚的那些差别,现在也了了分明了。关键不只娑婆世界里显现出了一切细微处的所有差别;东方百千亿那由他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世界中,所有的微细差别都明了地显现出来。就证明与会的这所有圣众,同时拥有了类似的境界了。这边是已经证道的释迦佛,这边是从金色世界来的文殊师利菩萨(古佛),周围本来这些大菩萨境界都很高。这边释迦佛佛力加持,这边文殊菩萨在讲法(文殊又是古佛),所以这两个大佛一加持,在场的一切圣众立刻就飙升佛的境界了,就融化在一起了……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同时又强调,不仅仅大家明了了东方一切的差别,连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十个方向,任何一处所有众生的法差别、业差别、世间差别、身差别、根性差别、受生差别、持戒果差别、犯戒果差别、国土果差别,靠着佛的神力,全都明了地显现出来……
我们中国的儒家经典《中庸》里面有一段话,讲的就类似佛家修行到「极致」的状态,我们来看一下: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这里讲的「中庸」,其实就类似佛讲的「中道」了。这一个段落,大家课下也可以搜索之后,仔细地品味。其实儒家的极致、道家的极致、佛家的极致以及其他很多宗教,到了极致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我们越修心越大,心越大越无量,就越不会自赞毁他,而懂得欣赏每一种哲学教派、每一种宗教里那些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切精神财富都是属于众生的,也是属于诸佛的。佛是无处不在的,不是说只在佛家经典里,就不在别的宗教经典里。
我们的心不要那么狭隘,我们的心要像「法界」一样大……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诗经》里也讲,「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你要明了一切,洞悉一切,而且要充满智慧,最重要的是能够充满智慧地去表达智慧,这样才会保住「道人真身」,而且帮助众生都保住「道人真身」……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MEAKAdgAG0gCCJ0wD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2.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