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 005(第〇二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二

00:00

大家好,今天的这节课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相同的结构。

首先讲:某某天王证得了什么样的解脱门,某某天王证得了什么样的解脱门……之后,又有一个天王代表去讲说偈颂——赞美佛。

这些天王境界很高,口才很好,他们的偈颂里藏着很多的深意,我们主要看一下今天的这四个偈颂。

【复次,可爱乐光明天王,得恒受寂静乐而能降现消灭世间苦解脱门;清净妙光天王,得大悲心相应海一切众生喜乐藏解脱门;自在音天王,得一念中普现无边劫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最胜念智天王,得普使成住坏一切世间皆悉如虚空清净解脱门;可爱乐净妙音天王,得爱乐信受一切圣人法解脱门;善思惟音天王,得能经劫住演说一切地义及方便解脱门;演庄严音天王,得一切菩萨从兜率天宫没下生时大供养方便解脱门;甚深光音天王,得观察无尽神通智慧海解脱门;广大名称天王,得一切佛功德海满足出现世间方便力解脱门;最胜净光天王,得如来往昔誓愿力发生深信爱乐藏解脱门。】

【尔时,可爱乐光明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天众,而说颂言:】

先看一下可爱乐光明天王所讲的偈颂:

【我念如来昔所行,承事供养无边佛,如本信心清净业,以佛威神今悉见。】

从这句话里知道:可爱乐光明天王无数世以来就认识释迦牟尼佛,他能够回忆起释迦牟尼佛过去承事供养无边佛的种种场景。可能释迦佛承事供养无边佛的时候,这个可爱乐光明天王当时也在场,所以他是如此地了解释迦牟尼佛,从最初的最初,是怎样地怀着至诚的信心,这一路上修习清净之业。无数世以来,可能有些东西忘记了,但是今天靠着释迦佛威神力的加持,他又明明了了地看到了。

在超越时间限制的状态下,你想看哪里,就看哪里,一切都是很具体的相,很鲜活的动态的场景,真的就是放电影。

【佛身无相离众垢,恒住慈悲哀愍地,世间忧患悉使除,此是妙光之解脱。】

可爱乐光明天王说:「佛身无相离众垢,恒住慈悲哀愍地」,这里的佛身没有相,那指的就是法身(没有相)。法身是真正地甚至说绝对地离开了众多的垢染(法身这里不存在垢染)。但是因为过去世发愿的关系,应化身还是恒常地住于慈悲、哀愍的状态中,可以帮助世间的众生除掉所有的忧患。

法身无相,你说祂有情感吗?其实法身无所谓情感,无所谓情绪、情怀。祂是空、无相的状态,你很难形容。一提到慈悲、哀愍的时候,针对的就是应化身(讲的是应化身),这是妙用的层面。

【佛法广大无涯际,一切刹海于中现,如其成坏各不同,自在音天解脱力。】

「佛法广大无有涯际」,说佛法无边,佛门里的智慧没有边际,你用无穷久的时间去讲都讲不完。一切世界海就好像在无边的佛法大海中化现。这一切的世界海,都各自有成、住、坏、空。只要是「相」,不管是低维度、高维度,只要是「相」,它就必然有成、住、坏、空。只要有显现,它必然有变化。

【佛神通力无与等,普现十方广大刹,悉令严净常现前,胜念解脱之方便。】

佛的神通力无与等,普现在十方。任何广大的佛世界,都有佛的身影。佛的出现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无比的庄严、无比的清净。就别说真佛化现在世间了,就算是寺庙里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在那里,都能够让整个场域变得非常的清净庄严。

【如诸刹海微尘数,所有如来咸敬奉,闻法离染不唐捐,此妙音天法门用。】

这个宇宙中法界内到底有多少佛呢?——数也数不清,就好像世界海全都打碎成微尘一样多,数也数不清。

所以当一个佛真正地证道了,他也没有傲慢。因为他也见到宇宙中(法界内)有无量的佛,没有谁高于自己,没有谁低于自己;其实佛是无量的,真正的佛是没有傲慢的。

很多的天人、天王也非常喜欢去尊敬、供奉如来。所以像世界海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佛,他们都去尊敬、去供奉、去听闻佛法;他们离开了一切的染污,听法是真的受益了。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就得到哪里的事物;你把时间花在听法这儿,那就得到了很多的法、很多的智慧。

【佛于无量大劫海,说地方便无伦匹,所说无边无有穷,善思音天知此义。】

佛在无量的大劫海,讲说种种境界的时候,有种种的方便,这就造成了佛法的复杂性。因为第一、无量佛;第二、讲法时间无量长;第三、讲了无量法,所以使得佛法非常复杂。

就单单看我们现在,能够收拢到一起的佛经就已经非常的浩瀚了,单单是《大藏经》就好几个版本,对吧?都是佛法吗?——可以讲都是。有的是方便法,有的是究竟法,针对着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讲。因为众生太复杂,所以「法」太复杂。但是最究竟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复杂的往往都是那些方便法,都是因着众生的根机、根性而说的。所以佛讲了多少法呀?——无边也无穷。

【如来神变无量门,一念现于一切处,降神成道大方便,此庄严音之解脱。

威力所持能演说,及现诸佛神通事,随其根欲悉令净,此光音天解脱门。】

如来(佛)有着无量的神通变化,一念之间就可以现化在一切处,从法身的层面讲和从应化身的层面讲或者从报身的层面讲,都是这样的。一念之间就可以把自己化现到任何地方(这是禅定境界,大家必须要深入禅定才能够了解和实证)。

佛从高处降下他的神识,入胎、住胎、出胎、修行、成道之后,有种种的大方便。一个佛真正证道了之后,他才有真正无穷尽的大方便。不然的话,他救度众生是死板的、刻板的,总是感觉方法不够用,会有匮乏感。但成道了就不是了,是始终圆满,有层出不穷的灵感和方便。

光音天的这些天人们、天王们,修得好的也能够在佛威神力的加持下讲法,或者显现诸佛的种种神通事,可以随着众生的根性和欲求,帮助众生变得清净。

【如来智慧无边际,世中无等无所著,慈心应物普现前,广大名天悟斯道。】

接着讲说:如来的智慧是没有边际的,没有谁可以跟佛相媲美;佛是始终无所著的状态,甚至你可以说,佛的存在就像不存在,因为他是如此的虚空,像虚空,但又不虚无;佛的存在时时刻刻都在利益众生,应化身怀着慈悲心,应着众生的需要,就化现在一切该化现的地方。

【佛昔修习菩提行,供养十方一切佛,一一佛所发誓心,最胜光闻大欢喜。】

佛在过去修菩提行的时候,供养了十方的一切佛。

那么成佛了还用供养佛吗?——不是必须,成佛了不是必须供养佛,但是怀着友好和礼貌也可以互相送礼物。佛与佛之间其实关系特别好,如果用世俗中的话讲的话,佛与佛在成道的过程中是有竞争、有合作的那样的一种关系;有竞争,也有合作,但是一旦成道了,都成佛了,那就只有彼此的支持、辅助,也谈不上竞争。因为一佛即是一切佛,互相都能化现对方,那是极美好的一种完美状态:我真的就是你,你真的就是我。「应化身」层面上,我可以化现你,你可以化现我;「法身」层面上,无二无分别,这是真正的大圆满,大圆融,大圆通。所以我们讲,在成佛之前,菩萨与菩萨相处都会有烦恼。因为各自有不同的生活习惯,或者层次境界不一样,有的习气还没退干净,有的智慧没有开尽,或者有的没有断尽最后一品无明。菩萨与菩萨相处未必就没烦恼,但是要都成佛了,那佛与佛在一起是真的一点儿烦恼都没有了。

佛在过去世修菩提行的时候,喜欢供养十方的一切佛。供养的目的不一定是贪图那个功德呀、果报啊……其实有的时候就是怀着感恩和尊敬去供养。因为「知恩念恩是为菩萨,不知恩念恩是为畜生」,这是释迦佛讲过的。在因地修行没成佛的时候,都是菩萨。菩萨懂得知恩念恩,知道谁对我有恩,总念着别人的恩情,想要报答,这是菩萨。

佛在因地作为菩萨,在每一次供养佛的时候,他都会发下宏大的誓愿:愿我怎样怎样、愿众生怎么样……总是发那些誓愿,这些誓愿就成为一种助推力,使得佛在因地的修行能够一往无前。

【复次,尸弃梵王,得普住十方道场中说法而所行清净无染著解脱门;慧光梵王,得使一切众生入禅三昧住解脱门;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议法解脱门;普云音梵王,得入诸佛一切音声海解脱门;观世言音自在梵王,得能忆念菩萨教化一切众生方便解脱门;寂静光明眼梵王,得现一切世间业报相各差别解脱门;普光明梵王,得随一切众生品类差别皆现前调伏解脱门;变化音梵王,得住一切法清净相寂灭行境界解脱门;光耀眼梵王,得于一切有无所著、无边际、无依止、常勤出现解脱门;悦意海音梵王,得常思惟观察无尽法解脱门。

尔时,尸弃大梵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梵身天、梵辅天、梵众天、大梵天众,而说颂言:】

接下来讲的是:种种梵王证得了什么样的解脱门。梵王也是天王,我们知道,是大梵天的天王,看一下尸弃大梵天王的偈颂:

【佛身清净常寂灭,光明照耀遍世间,无相无行无影像,譬如空云如是见。】

他说:「佛身清净常寂灭,光明照耀遍世间,无相无行无影像」,这指的什么?这三句其实讲的都是法身毗卢遮那,但又不绝对的是法身,因为提到了「光明照耀遍世间」了。法身是无相的,连光之相其实都不可见。这里的「光明照耀」还是指他有一个载体,就是应化身,法身通过应化身放射光明照耀,周遍世间。

【佛身如是定境界,一切众生莫能测,示彼难思方便门,此慧光王之所悟。】

佛常处在一种很定的境界,这是一种大定、全定。我们用「全」这个词,就是尽虚空、遍法界到处遍在,都包括。佛处在全定的境界,「全」形容到处遍在,包纳一切。当然,一般的众生很难揣测如来的这种境界,所以说佛门经常有四个字叫「不可思议」(难以思议),难以用头脑思考、想象,难以想象出。「议」是言论谈说的意思,难以讲说出。佛的境界,你只有成了佛才真的懂。一个真佛跟你讲的话呢,形象点儿方便你懂,但可能也没有立刻就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佛刹微尘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如是劫海演不穷,善思慧光之解脱。】

刚才也提到了佛法无边,说这个法门海,就是种种修行入道的这个门,(方式方法)也是很多、无量的;也像佛世界打碎成微尘一样无量的修行方法,用像大海一样的劫数去讲都讲不完;说「八万四千法门」那都说少了,太多了。

为什么法门那么多?因为众生太多了。可以说众生的差异造成了法门的差异,你就不要仅仅执著某一个法门了,众生毕竟是有无量差异的。但是这些法门的最终目标、最终到达处,都是一个,就是「成佛」。你的眼睛要始终瞄着这两个字——「成佛」,你要始终想着四个字——「怎么成佛」。你研究「怎么成佛」,那就是法门。真正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成功的法门。

【诸佛圆音等世间,众生随类各得解,而于音声不分别,普音梵天如是悟。】

诸佛在讲法的时候,有非常圆满的声音,就是完美的、极尽完善的、完全无缺无漏的、没有任何遗憾的圆满的声音,周遍世间。但是依然众生由于业障轻重不同,也随着各自的品类、层级、境界,有不同的理解。佛对于音声是不分别的,他是真理的陈述者。如果说法身佛是真理本身的话,应化身佛是真理的陈述者、描绘者、表达者、代言人。为了表达真理,那么佛可以用各种声音;不管是天道的、人道的、畜生道的、鬼道的、地狱道的,只要能够让众生听懂,他可以用各种声音。当成佛之后,一个佛就是一切佛。

【三世所有诸如来,趣入菩提方便行,一切皆于佛身现,自在音天之解脱。】

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佛,趣向菩提觉悟的方便行,都能够在一个佛的身体中显现出来。其实在因地修行,虽然可能法门有不同,但也有很多类似。因为无数世的修行,你不一定修哪个法门;可能无量劫以来,你哪个法门都修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那么当你成佛之后,任何的修行方法你好像都用过,在你一个佛身上就看到一切佛的修行方法了。

【一切众生业差别,随其因感种种殊,世间如是佛皆现,寂静光天能悟入。】

一切众生造作有种种差别,「因」有种种不同,所以「果」有种种不同。佛最初也是众生,做为众生的一员,佛在因地跟一般其他的众生有不同,所以果地也有不同。你做的不同,结果一定不同,所以「因」决定了「果」。

【无量法门皆自在,调伏众生遍十方,亦不于中起分别,此是普光之境界。】

其实佛是在无量法门中皆得自在的,他懂无量法门,要成佛了的话,他也知晓哪个法门应该具体怎么修,他都知道。调伏众生,周遍十方,在其中不起分别。

【佛身如空不可尽,无相无碍遍十方,所有应现皆如化,变化音王悟斯道。】

佛的身体就像虚空不可穷尽,无有形象、无有障碍、周遍十方,这讲的依然是法身。「法身像虚空,但不虚无」,这句话我们要记住。所有的应化和显现都是像幻化一般,说真实嘛,也不真实;说不真实吧,好像还真的存在过。

【如来身相无有边,智慧音声亦如是,处世现形无所著,光耀天王入此门。】

如来法身没有边际,祂的智慧和音声也没有边际,处在世间就算是现出种种的应化身、形态,他也无所著。

【法王安处妙法宫,法身光明无不照,法性无比无诸相,此海音王之解脱。】

佛就安处在妙法的宫殿,当你证得法身状态,你会时刻感觉自己在一直照耀着,那是自性本有的光明。在成佛前,我们说要祈求佛力加持、给我灌顶、佛光普照、照照我;你成佛之后,感觉你一直在照着整个法界。所以成佛之后,有的佛也喜欢到处走走,到处去照一照。法身的光明自然无处不照,但应化身还是可以四处走动一下。

【复次,自在天王,得现前成熟无量众生自在藏解脱门;善目主天王,得观察一切众生乐令入圣境界乐解脱门;妙宝幢冠天王,得随诸众生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勇猛慧天王,得普摄为一切众生所说义解脱门;妙音句天王,得忆念如来广大慈增进自所行解脱门;妙光幢天王,得示现大悲门摧灭一切憍慢幢解脱门;寂静境天王,得调伏一切世间瞋害心解脱门;妙轮庄严幢天王,得十方无边佛随忆念悉来赴解脱门;华光慧天王,得随众生心念普现成正觉解脱门;因陀罗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世间大威力自在法解脱门。】

【尔时,自在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自在天众,而说颂言:】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自在天王所讲的偈颂,跟前面也有类似的地方。

【佛身周遍等法界,普应众生悉现前,种种教门常化诱,于法自在能开悟。】

【世间所有种种乐,圣寂灭乐为最胜,住于广大法性中,妙眼天王观见此。】

说世间所有的种种乐,佛所拥有的神圣的寂灭之乐才是最殊胜的。这个寂灭不是沉空守寂,而是始终感觉在动态中也有那种喜悦的宁静,在喧嚣中一直感受着那种空和寂静,没有喧嚣能让佛感觉混乱。

【如来出现遍十方,普应群心而说法,一切疑念皆除断,此妙幢冠解脱门。

诸佛遍世演妙音,无量劫中所说法,能以一言咸说尽,勇猛慧天之解脱。】

如来出现周遍十方,应着众生心而讲法,可以除断众生的一切的疑惑或者怀疑。诸佛周遍世间,演说着美妙之音。当你真正成佛的时候,好像能够用一句话概括尽佛所讲的一切法。因为从最究竟之海流出的每一滴水都是最究竟的,都含着海水的所有味道。

【世间所有广大慈,不及如来一毫分,佛慈如空不可尽,此妙音天之所得。】

从究竟海中取一滴水,它含着整个大海的所有味道,因为《涅槃经》中反复提到「至善就是觉悟」,觉悟才是最高的善,所以说世间有再多的慈悲跟如来的觉悟相比,都不及如来的一毫一分。

你对世人有怎样的爱,你爱到极致都不如让他(她)觉悟,因为觉悟才是幸福圆满的极致。你不是让众生要离苦得乐、幸福圆满吗?促进他(她)觉悟——这是对他(她)最大的爱。

佛的这种慈悲像虚空一样不可穷尽,他将促进所有众生觉悟成佛。

【一切众生慢高山,十力摧殄悉无余,此是如来大悲用,妙光幢王所行道。】

只有成佛了,才能够用他的十种神通之力摧伏一切众生的我慢高山。再厉害的众生,到了佛这儿,就不再傲慢了。

傲慢是因为不了解自己,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不会自卑也不会自傲,他可能只是平静。傲慢制造了太多太多的问题出来,制造了很多的互相伤害。如果大家不傲慢的话,都很谦逊,世间的伤害将会很少。傲慢基于我执,我们前面提到了,如果众生都没有我执,这个世界肯定是佛国。

【慧光清净满世间,若有见者除痴暗,令其远离诸恶道,寂静天王悟斯法。】

如来用他的智慧的清净光洒满世间,谁见到这个光明都会开始除掉自己愚痴的幽暗。不愚痴了,众生一定会慢慢地远离恶道。

【毛孔光明能演说,等众生数诸佛名,随其所乐悉得闻,此妙轮幢之解脱。】

如来的毛孔都能放射光明。毛孔中放射的这无尽的光明,能够讲说像众生的数量一样多(无量)的佛名号。

当你成为佛,你将见到一切佛(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佛)。你能时刻感觉你体内就住着一切佛;你的身体是由一切佛构成;你的心是一切佛的心构成,你时时刻刻都是这样的感觉。当你成为一个佛,你就成了一切佛。

【如来自在不可量,法界虚空悉充满,一切众会皆明睹,此解脱门华慧入。

无量无边大劫海,普现十方而说法,未曾见佛有去来,此妙光天之所悟。】

「如来自在不可量,法界虚空悉充满,一切众会皆明睹。无量无边大劫海,普现十方而说法,未曾见佛有去来」。佛用了无边际的时间,普现在无边际的空间去讲法,但是没有谁见到佛「有去有来」,这指的是法身无有去来(应化身自然有去来)。

【复次,善化天王,得开示一切业变化力解脱门;寂静音光明天王,得舍离一切攀缘解脱门;变化力光明天王,得普灭一切众生痴暗心令智慧圆满解脱门;庄严主天王,得示现无边悦意声解脱门;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最上云音天王,得普知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胜光天王,得开悟一切众生智解脱门;妙髻天王,得舒光疾满十方虚空界解脱门;喜慧天王,得一切所作无能坏精进力解脱门;华光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业所受报解脱门;普见十方天王,得示现不思议众生形类差别解脱门。】

【尔时,善化天王,承佛威力,普观一切善化天众,而说颂言:】

接下来,我们看今天的最后一个偈颂,这是善化天王讲的:

【世间业性不思议,佛为群迷悉开示,巧说因缘真实理,一切众生差别业。】

世间的业性是不可思议的,佛给这些还没有觉悟的众生讲世间的业性(因果造作之性);讲说关于因缘的真实之理(「因」加「缘」,因缘会遇生诸法),是从「相」上去拆解这个事物为何而存在;也讲说一切众生的差别业及差别果。

【种种观佛无所有,十方求觅不可得,法身示现无真实,此法寂音之所见。】

但是你仔细地谛观:佛是真的存在吗?应化身也是幻影,而佛的真身(法身)到处在,又了不可得。法身所示现的是不真实的,这里讲法身所示现的应化身不是真实的,他也是幻影。

【佛于劫海修诸行,为灭世间痴暗惑,是故清净最照明,此是力光心所悟。】

佛为什么能够用他的清净光极尽圆满地到处照明呢?因为他用了无量的劫海修习种种行。

【世间所有妙音声,无有能比如来音,佛以一音遍十方,入此解脱庄严主。】

世间所有美妙的音声,都没有办法跟佛的音声相媲美。一方面指的就是佛的声音好听;再一个,佛的声音蕴含着绝对真理,这个很重要!真理,让一切的存在物有分量。因为佛讲的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说「一音遍十方」。他归纳概括的是全宇宙、全法界的规律、规则,放之四海、放之法界而皆准。一音遍十方……

【世间所有众福力,不与如来一相等,如来福德同虚空,此念光天所观见。】

世间众多的所有的福德之力,要是跟佛相比(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量妙相……),世间所有众多的福德力加一块儿都不如证一个佛陀的某一种瑞相。

《华严经》后面有讲,佛陀的这些瑞相是怎么证得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每一相,都是修了无量劫证得的,都是不简单的。但是如来的福德又如同虚空一般不可得。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像幻影一般,本质其实不可得。

【三世所有无量劫,如其成败种种相,佛一毛孔皆能现,最上云音所了知。】

你在佛身体的一个毛孔中,就能够见到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以及这些时间内发生的一切相。一个毛孔内呈现所有一切,因为这个时候你超越了时间的限制了;如果你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实际上等于你也超越了空间的限制,你就见到了一切。

【十方虚空可知量,佛毛孔量不可得,如是无碍不思议,妙髻天王已能悟。】

下面讲,说十方的虚空就算我们能够算得清楚量的大小,佛这一个毛孔里的量的大小却不可得,算不清,也是指的「至小无内」。

其实佛门的很多词汇都能让人开悟、顿悟、彻悟,包括这个「至小无内」。你就仔细地参——「至小无内」,闭上眼睛感受「什么叫至小无内」,一直往里走,一直往里走,无穷尽地往里走……走着走着你的心就很空、很静。你在很放松的状态下感受「至小无内」,你就能入定。法门是无量的,处处是法门。「法」是真理,处处是真理之门,处处都通向真理,但是偏偏是在眼前的,众生就看不见。说睫毛天天在眼前,你很难看见它,你看的是远处的,甚至于你不相关的东西,离你最近的你却看不见。这法门、真理之门到处都是,个个通向真理,但是几个看见了呢?

【佛于曩世无量劫,具修广大波罗蜜,勤行精进无厌怠,喜慧能知此法门。】

那佛是怎么修的呢?佛用了无量世、无量劫,就是修六波罗蜜,《华严经》后面的拓展是十波罗蜜。「六度」是六门功课——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基本上佛在因地的修行,都是围绕着这六门功课的。在因地未成佛呢,这六门功课还是要好好做,即便它是有为法,还是要行。直到你成佛,就不用做功课了,你不做功课你也是佛。

【业性因缘不可思,佛为世间皆演说,法性本净无诸垢,此是华光之入处。】

下面讲业性因缘是不可思议的,就是不可思、不可议(难以思考、难以讲说)。但是佛还是要给世间讲说,因为佛如果不讲说、不提示,那世间人真不知道了。这就在眼前的真理和真理之门,佛要是不提示你,你可能一直都看不见。法性本清净,没有什么垢染,存在的一切如此的清净和美好,这是佛所见;但是众生心要是不净,他见到到处都是垢染。

【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彼亦不来亦不去,此普见王之所了。】

你要是盯着一个佛去看的话,眼睛和注意力同时定在佛的某一个毛孔这里,这样看进去——至小无内、无穷的大……一直向里深入,无有穷尽……一切众生好像都住在这一个小小的毛孔中一样,不来不去,一直住在毛孔中,这毛孔就是无尽的虚空。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huayanjing.org/?id=7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如来现相品 第二(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5(第〇六卷)如来现相品 第二(上)

上节课我们讲到,从释迦牟尼佛眉间白毫这里,喷涌出了无量无数的菩萨摩诃萨。这些菩萨们,他们当中的代表,一一地讲说偈诵赞美佛。已经学佛这么久,我们都了解,佛菩萨对于不如自己的众生,都是很怜悯、很爱护的;对...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普贤三昧品 第三(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6(第〇七卷)普贤三昧品 第三(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七普贤三昧品 第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七卷,「普贤三昧品」第三。一看章节的序号,我们就知道,又是在提示我们,《华严经》是由很多不同的章节会集在一起组成的。这里开始...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下)

大方广佛华严经 018(第〇七卷)世界成就品 第四(下)

上节课,普贤菩萨给我们讲解了法界内很多世界海的样子……【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观察十方而说颂言:】接下来,普贤菩萨就用一个偈颂来作总结:【或有诸刹海,妙宝所合成,坚固不可坏,安住宝莲华。...

大方广佛华严经 028(第一二卷)如来名号品 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 028(第一二卷)如来名号品 第七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二如来名号品 第七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二卷,「如来名号品」第七。这个时候,镜头又切回到「释迦牟尼佛」成道的地方。【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中)

华严经 041(第一四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一(中)

【菩萨住在三昧中,种种自在摄众生,悉以所行功德法,无量方便而开诱。】贤首菩萨说:安住在三昧(禅定)当中,我们就有了种种的自在,摄受众生就比较容易了。我们可以靠着所行的功德之法,用无量种方便,去开导和教...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上)

华严经 044(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上)

上节课讲到后面,贤首菩萨就强调,只要修到了一定程度,菩萨们是真的具足种种神通,希望大家不要怀疑。接下来,又举了很多例子来作证明、来反衬——菩萨真的具备种种神通。【海中有神名善音,其音普顺海众生,所有语...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