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050(第一六卷)十住品 第十五(中)

00:00

大家好!上节课,法慧菩萨带领我们复习了菩萨「十住位」当中的第一「初发心住」,也就是「发心住」。

法慧菩萨接着说:

【菩萨如是发心已,应令往诣十方国,恭敬供养诸如来,以此使其无退转。】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菩萨这样发了菩提心之后,修到某种程度,就应该能够去参拜十方的佛国了。亲自去到十方的佛国参观,并且恭敬供养那里的佛。能够亲自去到各个佛国,亲自恭敬供养诸位如来,就使得这个菩萨的信心进一步地增强了,不会退转了。这一点很重要!但是并不容易达到。

我们知道,目前来讲,80%的佛弟子都没能在禅定中想去哪个佛国去哪个佛国,都做不到。所以禅定境界的悬殊与差异,就使得佛弟子分出了两个阵营:一些是能去十方佛国的(自由自在的,神足通无有障碍),这是一类;还有一类,就是适当地、稍微地修了修,也打坐了,但是没去成——就放弃了,感觉还是谈「空理」比较简单,所以一辈子都在讲说「空理」,就不修了(不修禅定了)。

【菩萨勇猛求佛道,住于生死不疲厌,为彼称叹使顺行,如是令其无退转。】

法慧菩萨说:真正的菩萨会勇猛地追求觉悟之道,他们常住在生死轮回中,也不会感觉疲惫和厌倦。严格讲,我们应该倡导所有菩萨都这样做,这样才能不退转。

在《菩萨善戒经》中,佛陀也反复强调:佛给声闻弟子讲的戒律和给菩萨讲的戒律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跟声闻弟子(这些想证阿罗汉果的佛弟子)讲:你不要粘著六尘境界,要厌离五欲六尘;给菩萨们讲:因为你们已经不粘著了,所以不要着急走,要度众生,不要疲惫和厌倦。

【十方世界无量刹,悉在其中作尊主,为诸菩萨如是说,以此令其无退转。】

佛会倡导菩萨们:在十方世界无量的佛国中当教主,这样激励菩萨,让他们不退转。

【最胜最上最第一,甚深微妙清净法,劝诸菩萨说与人,如是教令离烦恼。】

这最殊胜的、最上的、最第一的甚深微妙清净之法,我们要劝所有的菩萨讲给众生听。众生听了这甚深微妙的清净法,就能够离开所有烦恼。

【一切世间无与等,不可倾动摧伏处,为彼菩萨常称赞,如是教令不退转。】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地方,这是一切世间都无法比拟的、不可倾动的一个地方,这里可以摧伏一切的烦恼,这里是什么地方呢?——真心自性、真如(是这里)。要经常为这些菩萨称赞真心自性、称赞真如、般若波罗蜜、源头……总是称赞这里,让菩萨们安住在这里,就使得菩萨们不会退转了。

我们要住于「真」,才能够不受「妄」的影响。你要是在源头,你是可以转相的;但是你要是不在源头,你在「相」里,就总是被「相」所转了。

【佛是世间大力主,具足一切诸功德,令诸菩萨住是中,以此教为胜丈夫。】

佛是世间有最大力量的教化主,他具足了一切的所有功德。这个功德是福、慧两方面的,我们知道。「福」是断恶修善,「慧」是破迷开悟,这两个方面。佛的功德可以让菩萨安住其中,菩萨们都跟着佛来学,所以佛才成为最殊胜的大丈夫,成为世间的教化主。

【无量无边诸佛所,悉得往诣而亲近,常为诸佛所摄受,如是教令不退转。】

法慧菩萨强调:我们的禅定功夫真的很重要,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去到无量无边的佛所在的地方,亲自去拜见,去恭敬供养,亲自被佛所摄受,这真的能帮助我们不退转。

在禅定中,经常去佛国的师兄,经常见到佛、听佛讲法的师兄,他肯定是不容易退转,这是一种良性循环;那暂时去不了的一些师兄,不要气馁,继续修,千万不要盲目地放弃了,你这放弃就意味着退转。

如果天天去谈空理,你自己难道就不厌倦吗?当你学到「华严」的时候,难道你就不遗憾吗?所以,禅定功夫一定要加强。

我们过去开设多次的共修课,教给大家很多的窍门:其实在佛号、佛咒的加持下,去到佛国真的不难。大家要有信心,别人能做到,我也能做到。虽然佛国也是幻(就如同六道轮回一样,佛国也是幻),但那是高维的幻。你能够入到低维的幻,你为什么不去高维看一看?

【所有寂静诸三昧,悉皆演畅无有余,为彼菩萨如是说,以此令其不退转。】

如果真的能够亲自到佛所在的地方听佛讲法,佛什么都给我们讲,包括各种三昧境界,怎么样在极深的寂静中证入种种三昧,佛都会给我们讲,讲得非常详细,这样进一步地帮助我们不退转了。佛亲自给我们讲,而且不仅仅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佛,其他世界的佛,你都去见一见,拜访拜访,那才是真正的高人,那才是真正的大师。

【摧灭诸有生死轮,转于清净妙法轮,一切世间无所著,为诸菩萨如是说。】

菩萨们到十方佛国拜见佛的时候,佛会帮助菩萨们了解:怎么样摧灭这三界诸有的生死业轮,怎么样讲说清净的妙法,怎么样在一切世间无所著,佛亲自给大家讲。

在我们学院,虽然很多师兄还没有去过其他的佛国,但是,有个别师兄已经在梦中或者定中得到了佛或者菩萨的一些指引,或者得到了一些开示,这也是相当珍贵的。其实,这些境界就属于你未来去其他佛国的前兆了,还是不错的。

【一切众生堕恶道,无量重苦所缠迫,与作救护归依处,为诸菩萨如是说。】

当我们能够去到其他佛国听佛讲法的时候,佛也会给我们讲:一切众生是怎么样堕落到恶道去的,是怎么样受着种种无量重苦的,我们应该去救护他们,做他们的归依之处……就激发菩萨们的慈悲心、慈悯心。

【此是菩萨发心住,一向志求无上道,如我所说教诲法,一切诸佛亦如是。】

法慧菩萨说:一切诸佛讲的法,都跟刚才我讲的是类似的,为什么呢?因为,此时法慧菩萨是在释迦佛以及无量的法慧如来的加持下所讲的。以上就是处在「发心住」(也就是「初发心住」)位的菩萨的状态,他们一心一意地想要求得无上的佛道。

接下来,再讲一下十住位的第二「治地住」。

【第二治地住菩萨,应当发起如是心,十方一切诸众生,愿使悉顺如来教。】

处在「治地住」位的菩萨们,要有这样的心:十方的一切所有众生,我都要让他们听从佛的教法,就是想要普及一切佛法,想要做法布施。

【利益大悲安乐心,安住怜愍摄受心,守护众生同己心,师心及以导师心。】

法慧菩萨说:处在「治地住」位的菩萨,要帮助众生也拥有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要帮助众生安住于怜愍心;帮助众生安住于摄受心(就是想要教育大家,让众生自己都做好,也都当老师去教化其他的众生);而且要守护众生像守护自己一样;所有的菩萨都是老师,要具备老师之心;还要具备导师之心,要修得最好,去引导众生。

【已住如是胜妙心,次令诵习求多闻,常乐寂静正思惟,亲近一切善知识。】

已经安住在这样殊胜的妙心了,劝所有众生都拥有以上种种心之后,还要劝大家多闻(广学多闻,不要只学一部经就满足了,尽量地多学一点。《华严经》跟《涅槃经》和其他很多经一样,反复强调要多闻,要长见识,不要局限自己),而且要让众生爱上寂静,爱上正思惟(「正思惟」就是安静的、不杂乱的思惟,安处于真心自性的思惟;其实没有思惟、不动念、没有知见立知,这是真正的「正思惟」),而且要劝大家去亲近一切善知识,向一切善知识学习。

【发言和悦离粗犷,言必知时无所畏,了达于义如法行,远离愚迷心不动。】

处在第二「治地住」的菩萨们,讲话是很温和的,让人听了就很舒服的,不会特别的粗鲁、没有礼貌——不会的;而且总会知道,在什么样的时机讲什么样的话,而且无所畏惧,不会紧张害怕;而且了达于法义,如法修行;远离愚痴迷惑,其心安住不动。

【此是初学菩提行,能行此行真佛子,我今说彼所应行,如是佛子应勤学。】

法慧菩萨说:这就是最初学习佛法的时候,大家要学的菩提行了,你能够这样去修、去做,你才是真正的佛子。我给大家讲的——是大家应该做到的,所有的佛子听了之后,要精勤地修学,要认真地去学、去做。

接下来是「修行住」。

【第三菩萨修行住,当依佛教勤观察,诸法无常苦及空,无有我人无动作。】

处在第三「修行住」位的菩萨们,要依照佛陀的教法,平常都这样观察:一切的存在物都是无常的、都是苦的、都是空的(一切「相」本质里都是空性的);没有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这些分别,在这种无生、无分别当中,当然也没有动作。

【一切诸法不可乐,无如名字无处所,无所分别无真实,如是观者名菩萨。】

法慧菩萨说:一切的存在物,不会带给我们永远的快乐,不应该去贪著。其实他们的名字,都是很虚幻的一种存在。你都不知道那个名字定义的那个事物到底是什么,因为那个事物是无常的、苦的、空的。那名字——对于无常的、苦的、空的事物的一个概括、一个标识,其实也是无有处所的。就好像在虚空中,画一些痕迹,并不会留存下来。一切诸法,以及他们的名字,无所分别、无有真实,就这样地观。

【次令观察众生界,及以劝观于法界,世界差别尽无余,于彼咸应劝观察。】

处在第三「修行住」位的菩萨,要帮助众生也这样观察:众生界是一种幻有,整个的法界都是幻有;世界虽然有着种种的差别,但都是幻,就这样地劝大家观察。

【十方世界及虚空,所有地水与火风,欲界色界无色界,悉劝观察咸令尽。】

处在「修行住」位的菩萨,还要帮助众生观察十方的世界,以及虚空之相,以及所有的地、水、火、风,以及所有的欲界、色界、无色界,观察这一切——本质都是空性的、都是虚妄的。

【观察彼界各差别,及其体性咸究竟,得如是教勤修行,此则名为真佛子。】

帮助众生观察到:这一切世界的种种差别,以及他们的体性本空,这就究竟了,就这样地去教化众生,认真修行,这说明你是真正的佛子。

所以佛法其实总是在讲「空性」,如果不讲「空性」,那就不是佛法了。我们在传播佛法的过程中,也总会向众生去渗透这种「空性」,这说明我们是真正的佛子。

当大家都意识到了——一切相都是虚妄的;只要是生灭的——都是假的,你就安住在一种很廓然的「大空」里面了。在这种「空」里,你生起的念头也是如此虚幻的、飘渺的。所以《信力入印法门经》中讲,说:「观心念无实体」,我们的心念,也是虚妄的,没有实体。一切「相」都是心念堆积起来的,造作出来的,而这个心念本身也是没有实体的、飘渺的,你就更觉得这一切不真实,就这样修下去——到最后,修到什么程度呢?——不见一切法。虽然看到了一切法(一切万相),但是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就是「我终日在吃饭,没嚼到一粒米;我终日在做事,却什么也没做」,有一种这样的状态。而且这个时候,也不会执著「我不要见法」。你不见一切法的时候,你看不见一切「实有」的时候,你就不会执著过去所执著的那些法理。因为最初入门的时候,就说「我不能执著相,我不能执著五欲六尘」,到最后——你修到五欲六尘的存在像不存在一样,你还需要记得那句话吗?说「我不执著五欲六尘」——不需要。把那句话也忘掉,那个时候,「法执」才破掉。把那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破掉,因为本身你看不到所有相(它存在像没有一样,你看不到它),你就没有必要再强调「它是虚妄」。你一强调「它是虚妄」,你还是针对着「相」说的,还是看到它了。

「不见一切法」,而不执著「不见一切法」,这才是佛的状态。这个状态就是完全地任运自在,不用刻意做任何事情,不用刻意地远离「相」,不用刻意地排斥六尘境界,什么都不需要。因为你看过去只有虚空,你经历的一切——你都不粘着。已经不「粘着」了,就不用「断粘着」了;有「粘着」才断粘着,不「粘着」的时候,就不需要断了,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所以有一些开悟的禅师,修了很多年……修到最后——成了老禅师的时候,就跟普通人一模一样的。他们甚至都不念佛,也不听经,也不诵咒,就是做着最普通的担柴、挑水、种花儿、看太阳……就做着这样的事情,那是极致的禅,那是真正的无心道人。供养多少佛都不如供养一个这样的「无心道人」,要真的时刻都无心的话,那是真到家了!

接下来,复习第四「生贵住」(生来尊贵)。

【第四生贵住菩萨,从诸圣教而出生,了达诸有无所有,超过彼法生法界。】

处在第四「生贵住」位的菩萨,从诸多的神圣教法而出生,了达一切万有都不是真的有,本质是「空」,就超过了一切「有」法,生到了「真如法界」。

【信佛坚固不可坏,观法寂灭心安住,随诸众生悉了知,体性虚妄无真实。】

他们相信佛是坚固的、不可坏的,这里指的是佛性(佛的真身,也可以说法身)坚固不可坏。观一切法、一切存在物都是寂灭的,他们的心,就安住在这种寂灭当中。会帮助所有众生了知,一切存在物体性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

有的师兄又问了:那一切存在物,包括佛国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那我们还执著修禅定,去佛国干什么呢?其实问这句话就好像问:我们活着是虚妄的,那还活着干什么呢?那为什么还都想活着呢?作为佛弟子,成佛是一种必然。你知道有十方佛国,知道有无量佛,你自己亲自去过了、见过了,跟没去过、没见过能一样吗?你要去经验、你要去经历,你才知道有什么不同。

在本质里讲,低维的「相」、高维的「相」都是性空的,都不真实的。但你不证得高维的相,那是一种缺憾。禅宗经常讲「见性即佛」,「我明心见性了,那一刻我就是佛」,那佛的五眼六通,你有吗?十种神力,你有吗?四无所碍,你证得了吗?从事上讲——并不是佛。理上契入一下下,又掉落下来,那不能证明你是佛。其实成佛的标准还是比较高的,你连其他佛国都不能去,你说你成佛了,谁信呢?

【世间刹土业及报,生死涅槃悉如是,佛子于法如是观,从佛亲生名佛子。】

真正的佛子(佛的亲生孩子),他会继承佛的一切,他当然懂这世间的一切刹土、一切造作、一切果报、一切生死、一切涅槃……都是心分别的结果。本质里什么都没有,他当然知道,学佛的都知道。

那个禅定境界很好的,整天去佛国的,整天恭敬供养各个佛的,人家未必就不懂空性,可能比你还懂。为什么总是觉得:人家见到高维的相了——就说明他不懂空性?那文殊、普贤级别的这些大菩萨们,包括法慧菩萨这样的菩萨们,哪个不懂空性?讲得比你还好,该证的不还要去证吗?你不证——你成不了佛;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说「我明心见性了,见性即佛,我就是」,根本没有说服力的。

【过去未来现在世,其中所有诸佛法,了知积集及圆满,如是修学令究竟。】

你说你成佛了、见性了、开悟了,那么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讲的所有佛法,你都了知了吗?你都积集了吗?都圆满了吗?你都能讲得很透彻明了了吗?如果不能,还是要继续修学。

《华严经》其实就是来破佛弟子的傲慢的;学「华严」的没有傲慢的,越是不学越傲慢。

【三世一切诸如来,能随观察悉平等,种种差别不可得,如是观者达三世。】

你想通达过去、现在与未来,你的禅定境界要达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能够随意地观察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佛,想见哪个佛都能见到。这个「平等」就是「等观」的意思,我想见谁——一下就见到。

虽然知道这三世一切佛也是幻有,但你必须能见到,这意味着你的能力。知道三世一切佛的种种差别不可得,都是因分别心才有差别,但是佛——你必须见到,不然你就不能对外宣称——你已经通达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以要求真的还是比较高的。

所以「曲高则和寡」,经也是这样。经的境界太高了,有的人都不敢去学了,就怕达不到。但我们每一个师兄本自是佛,我们都有无限的潜能,你就要敢于给自己拔高:说《华严经》很难证、很难懂,我偏要去证、偏要很懂,讲给大家听,这才说明你有能力。不要安于自己的低处,就不往上升了;说那个地方、那个山太高了,攀不上去的、我不攀登了……这都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真正的、佛的亲生孩子。

【如我称扬赞叹者,此是四住诸功德,若能依法勤修行,速成无上佛菩提。】

法慧菩萨说:就好像刚才,我们一直称扬赞叹的菩萨「十住位」前四住的功德,如果大家能够依照着以上所讲的认真地去修行,一定能够速成无上的佛菩提。

佛是什么?是无上正等正觉者,他的志向是最高远的、高到巅峰的;他的意志力、他的毅力也是无人能及的,这才能成佛。那些想偷懒的、耍滑的、轻易就厌倦的,或者总是听听而已、不想付出行动的……那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

《华严经》是所有佛经当中高度最高的,我们是知道的,诸经的巅峰。我们以前也形容,《华严经》就相当于是佛经当中的MBA。想要今生成佛的这些师兄们,一定要反复修学此经,这样你就能够到达你的生命巅峰状态、不枉此生。就算不成功,也要冲一把,因为下一世,我们又不知道在哪里了……

现在很多师兄都听了太多的法,法理上是没什么欠缺的,关键就是持戒上可能有的师兄还不够严密,还没有做到身、口、意非常的清净,持戒要加强;再一个就是禅定要加强。前面所讲的,说随意地去到任何一个佛国去参拜一切佛,亲自听佛讲法等等,这些就是靠我们修「禅定」就能冲上去的。只要功夫下到位了,这个结果自然就呈现出来,其实一点儿也不难。而且我们也反复强调,靠着听佛号、听佛咒,有佛力的加持,见这些境界一点也不难,所以大家也不要把「华严」想得遥不可及,其实就在身边。

好,今天先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

醍醐学院所有音频、文稿等下载地址:

1、企业微信网盘(推荐):https://drive.weixin.qq.com/s?k=AKAA1geQAAYYlFUQrj

不用再申请下载权限了,打开链接即可下载,非常方便。

2、自建网站网盘:http://pan.rukongmen.com/#s/8G7dNRig

以上链接可下载也可在线收听,推荐用电脑下载。此信息可转发法布施。


本文链接:https://huayanjing.org/?id=89

相关文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 002(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 002(第〇一卷)世主妙严品 第一之一

昨天我们提到,《华严经》并不是阿难尊者整理的,据《涅槃经》的记载,佛陀在六十岁的时候,感觉自己需要一个侍者,他就在身边众多的弟子中选中了阿难。那么,佛什么时候讲的《华严经》呢?佛陀刚刚成道,有说三十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 020(第〇八卷)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八华藏世界品 第五之一大家好!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八卷。(《华严经》太美了,都有点舍不得讲。因为这是最后一遍的讲解,真的很不忍心很快就讲完。)这节课已经到了「华藏...

大方广佛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毗卢遮那品 第六(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027(第一一卷)毗卢遮那品 第六(上)

上节课我们讲到,大佛「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出现于世了,无量的众生都来参拜他、供养他。【时,彼如来为欲调伏诸众生故,于众会道场海中,说普集一切三世佛自在法修多罗,世界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随众生心悉令...

华严经 042(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上)

华严经 042(第一五卷)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五贤首品 第十二之二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五卷,「贤首品」第十二之二。【有胜三昧名安乐,能普救度诸群生,放大光明不思议,令其见者悉调伏。】贤首菩萨说:我们可以入...

华严经 045(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上)

华严经 045(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上)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卷第十六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大家好!已经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的第十六卷,「升须弥山顶品」第十三。【尔时,如来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阎浮提中,悉见如来坐于树下,各有菩萨承佛...

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中)

华严经 046(第一六卷)升须弥山顶品 第十三(中)

【尔时,善慧菩萨承佛威力,普观十方而说颂言:】此时,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佛并没有动;但是在禅定中,他却有一个分身(或者说应化身、意生身)升到了须弥山的顶上,来到了忉利天王的宫殿。从其他世界来的善慧菩萨,...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